問北京昨天推出報道:滴滴約車后被倒賣,乘客凌晨在東四環滿臉是血,司機不知去向,丁先生通過滴滴出行App預約了一輛出租車,結果另一輛出租車來接他,上車沒多久就發生了交通事故,丁先生受傷。 維權過程中,丁先生發現,這輛車是一輛套牌車,而且是經過兩
“問北京”昨天推出報道:滴滴約車后被倒賣,乘客凌晨在東四環滿臉是血,司機不知去向,丁先生通過“滴滴出行”App預約了一輛出租車,結果另一輛出租車來接他,上車沒多久就發生了交通事故,丁先生受傷。
維權過程中,丁先**現,這輛車是一輛套牌車,而且是經過兩道轉手拿到訂單才拉的丁先生。丁先生的訂單經過兩道轉手,*終到了一位套牌出租車司機手上/初日制圖丁先生的訂單經過兩道轉手,*終到了一位套牌出租車司機
后半夜叫車去機場要小心!
當事人丁先生在維權過程中發現,套牌車時常出沒的時間是后半夜,尤其愛接到機場的單,因為每單路程遠,比較賺錢,而這背后似乎已經形成一個轉賣訂單的產業鏈。
丁先生:后來我根據一個出租車司機說,有一種情況,一個司機準備3、4個手機,專門從滴滴平臺搶單,搶完并不一定自己去接,把這個單子就在一個群里賣掉了,提成20%-30%。
此外,多位聽眾在新聞熱線微信公眾號”問北京“留言反映,自己也曾在滴滴上遭遇套牌出租車。聽眾劉女士遇到的情況是,她在滴滴叫出租車后索要發票,對方遲遲不給,詢問出租車公司后了解到,那輛車早就不營運了,已經報廢。
劉女士:我給司機打電話說,請把小票送到當時接客人的地方,他口頭答應了。但是,隔了一兩周,一直沒來。然后,我再給他打電話,就不接了,說是空號。我打電話到出租車公司,他們說,這個車牌號是一個已經作廢了的號。**車票沒要著,司機也沒再聯系上。
套牌車為何屢禁不絕
“問北京”此前還報道過,乘客在首都機場打車遭遇套牌車,乘客的真錢被套牌車司機換成了假幣。套牌車為何屢禁不絕 ,這么難查?交通領域法律專家張金澎說:
張金澎:套牌車難查,**是因為車輛是流動的,而且有的套牌車跟原車套成一模一樣的車型,外表上來講,不太容易分辨。另外,套牌車運營,有一定的收益。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駕駛證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處15日以下拘留,并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2013年新交規,機動車駕駛人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號牌的違法行為,一次記12分。
張金澎認為,法律規定是完備的,關鍵在于如何監督。交通領域法律專家張金澎認為:北京,還有比較大的城市,現在電子識別系統比較完善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把這種現象消滅掉。假如是打網約車發現是套牌車,(車輛)信息肯定是泄露了,要具體地查,如果是從平臺叫的車,平臺要付運營方的主體責任。
“問北京”熱心讀者劉先生建議:“市民碰到套牌車的情況應該及時舉報,但其實市民舉報固然重要,交通主管部門的查處力度也一定要跟上,現在往往是市民舉報了,卻如案例里的情形,不了了之,沒有有力打擊套牌車車主,讓他們存有僥幸心理,違法成本低的話,會有人鋌而走險,繼續套牌”。
當套牌車傍上了滴滴平臺
眼下,套牌出租車通過滴滴平臺,正在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北京新聞廣播新聞熱線近期曾接到多起聽眾電話反映此類問題,調查發現,此類現象背后竟潛藏著一條滴滴訂單“買單賣單”的灰色產業鏈。而這類訂單往往就賣給了身份不明的車輛,其中就有大量的套牌車。
作為滴滴司機,如何能快速搶到“大活好活”?有的司機說,這都得依靠所謂的“高科技”。
知情人士透露:“定位無所謂,現在都用虛擬定位,一般賣活兒的都是機場的大活兒,他們有一個微信群,現在平臺查到違規的就封號,這個屬于作弊。裝這個搶單神器得花好幾百,裝了兩次,頭一次600元,第二次300元。”
作弊軟件銷售曾被提起公訴
2017年10月,外掛軟件“滴滴司機助手”銷售人員曾被提起公訴。
經檢方鑒定,“滴滴司機助手”軟件是基于“滴滴司機”手機應用開發的軟件,完全包含“滴滴司機”的全部功能,并且完全一致,在實現“滴滴司機”全部功能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設置虛擬位置”“接單、拒單”“乘客篩選”三大功能,并可以詳細設置參數,達到改變接單地點、拒絕接單、乘客篩選的目的。
獵豹移動安全專家李鐵軍介紹,這類作弊軟件,其研發成本并不高,通過破解滴滴司機端和服務器之間的通訊加密協議,就可以很輕易的制造出類似軟件,對官方程序的數據產生不良結果,從而實現作弊刷單、乘客篩選等功能。
為何刷單程序可以如此輕易地繞開滴滴平臺的審查呢?除了技術原因之外,大量虛假賬戶的注冊也是一大主要原因。
2017年9月,“滴滴出行”的員工發現,有微信賬號在朋友圈發廣告稱,可以為不符合要求的人員注冊滴滴司機賬戶,立即向警方報案。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警方在**開展打擊行動,共抓獲了滴滴黑產案犯罪嫌疑人11名,繳獲被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20余萬條,包括車輛登記信息、車輛照片、車主姓名、車主身份號碼、車主住址等信息。
眾所周知,滴滴平臺對注冊司機有相關要求和審核機制。以北京為例,網約車要求“京人開京車”,有些不符合規定的人想要做滴滴車主,催生了“滴滴黑產”。這些不法分子是怎么做到的?
簡單而言,“黑產人員”查詢到相關車牌或者駕駛員的信息,將這些信息PS成虛假牌證的照片,交給注冊者就能完成注冊。經過偵查發現該團伙在進行虛假注冊的過程中,勾結行業“內鬼”大量查詢、下載車輛注冊信息及車主個人信息,并大肆進行販賣這些信息牟取暴利。
據了解,“滴滴黑產”涉及很多環節,*為關鍵的是,要通過行業“內鬼”查到真實的符合規定的人、車信息,再將這些信息通過中間商、代理商層層加價倒賣。
團伙中的一級中間商以每條信息8至10元的價格向“內鬼”購買車輛或者人員信息,一又以每條15至20元的價格將這些信息轉賣給二級中間商,二級中間商再以每條20至35元的價格轉賣給滴滴賬號虛假注冊人員,滴滴賬號虛假注冊人員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虛假注冊成功后根據注冊的難度,每單收取委托人200至500元不等。
搶單賣單已成產業
正是這條黑色產業鏈催生了滴滴搶單軟件和滴滴套牌車。
記者曾在網上進行調查,當記者在某貼吧詢問“外地車在北京,是否可以注冊滴滴?”,商家答復“可以”,并表示只要記者提供沒有注冊過的駕駛證、行駛證、身份證照片和手機號碼即可,商家會找與外地車牌尾號相似的北京車牌進行注冊,費用800元,預付300元,一周內可以審核完畢。
用自己的駕駛證,信息都是本人的,注冊完之后,軟件客戶端顯示車牌號體現的是“京”牌開頭的,車牌號后邊的幾位基本可以對上。
當記者就“人車不符”提出顧慮時,商家表示可以正常使用,只要和顧客解釋一下就好,拉客費用可以正常到賬。滴滴訂單的搶單群/圖片來自網絡倒賣滴滴訂單的搶單群/圖片來自網絡
2018年3月,針對乘客反映的部分滴滴司機搶單賣單行為,滴滴公司曾回應:“平臺已配合警方打擊了數個網約車黑色產業犯罪團伙,包括作弊器團伙、刷單團伙、信息倒賣團伙,呼吁廣大乘客和車主在遇到類似情況時積極反映”。但目前看來,各項治理防范措施仍然不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