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人員正在浦東國際機場對牽涉非法營運車輛進行檢查。燒錢補貼燒出了短時的市場份額,也燒掉了長期的市場公平與底線。評論文章中提到。交通運輸部官方微信連續兩天轉發了相關評論文章。 在此之前,滴滴、美團均宣布已
4月6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人員正在浦東國際機場對牽涉非法營運車輛進行檢查。
“‘燒錢’補貼燒出了短時的市場份額,也燒掉了長期的市場公平與底線。”評論文章中提到。交通運輸部官方微信連續兩天轉發了相關評論文章。
在此之前,滴滴、美團均宣布已經停止發放用戶補貼,但據了解,雖然兩家補貼行為有所消退,補貼情況依然存在,雙方的補貼“暗戰”仍在繼續。
只是,靠補貼燒來的市場真的會長久嗎?
價格略回穩,但可用券享受高額優惠
“是比以前少了。”在南京工作的孫志強(化名)告訴記者。此前,從他家到公司的打車費用在9元左右,兩家補貼高峰期基本上都是“一元兩元”。即便兩家都宣布停止了補貼,就孫志強的體驗來看,補貼行為仍然存在。“整體下來,價格回穩一點,但還是很便宜。”孫志強舉例說,“滴滴現在推出了一個套餐服務,可以3元買3張9元立減券。”買了滴滴的立減券后,從他家打車到公司只需1元,不然要6-7元。
“兩家情況都差不多,只是美團沒有賣券,還是直接用優惠。”孫志強出示了美團打車截圖,正常情況下需要12元的車費,但使用7元錢的商家券后,只需5.15元。
美團打車開通的另一個城市上海似乎同樣如此。家住上海的王美好(化名)給記者發來打車的截圖,車費花費47.8元,但其中商家券抵扣了11.95元。在訂單詳情中顯示:本次優惠由“一兆韋德”提供。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滴滴在南京同樣和部分商家合作推出了各種形式的優惠券。
在南京上學的王思杰(化名)一直沒用過美團打車,理由是“滴滴發了好多優惠券”。當時他還有5張蘇寧易購的“四月商家合作券”,面額為7元或8元,還有一張4折的打車券,均為無門檻使用。
目前來說,美團與滴滴打車的價格差異并不大。在高峰期,王美好會用兩個平臺一起打車,“哪個接單快用哪個,然后再取消另外一家就行了。”
補貼不是制勝的**法寶。有出行剛需的用戶,對價格的敏感性并不高。“如果我趕時間,就不會在意價格。”孫志強說,他看重的還是平臺叫車效率及司機服務。
針對平臺上依然存在的補貼活動,美團方面解釋稱,美團打車將重點探索創新的交叉營銷方式。美團打車將結合具體市場情況,在特定的時間和區域開展專項營銷,但并不會做常態化補貼。滴滴公關部人士同樣回應稱,“停止補貼大戰其實指的是常態化的補貼。”該人士表示,滴滴已經取消了常態化的補貼,但仍然會有一些市場方面的營銷活動,“這個和常態化補貼不是一回事兒。”
司機補貼腰斬后,部分獎勵仍達車費一半
司機端的補貼相比之前有所下滑。一位上海兼職的網約車司機吳為(化名)向記者介紹,對司機的補貼力度大致上減小了一半。
“以前補貼**25元一單,現在基本上15元一單。”但補貼力度依然不小,上午的2個小時中,他在美團平臺上的流水共有279.17元,其中車費180.26元,獎勵流水98.91元,幾乎達到車費的一半。“差不多**4個小時,流水有五六百。”他說。
“美團連擊獎還是可以的。”上海的美團打車司機群里,一位網約車司機曬出自己當天的獎勵截圖,4月15日的“周日連擊獎”,該司機一共獲得了171元的獎勵。“連擊獎”指在**的各個時間段內,司機每完成一筆訂單都有數額不等的獎勵,**8元,**26元,完成單數越多,則該筆訂單的獎勵越多。但能在2個小時內完成10單以上,拿到20多元獎勵的人少之又少。
滴滴方面的補貼同樣存在,但比美團的力度略小。與“連擊獎”類似,滴滴稱之為“沖單獎”,在高峰時間段內為司機每單提供補貼。例如“晚高峰沖單獎”,司機完成指派訂單數3單內,每單均獎勵6元;第5、6單獎勵8元;第7、8單獎勵12元;第9、10單獎勵20元。
此外,為了反擊美團面向全職司機推出的“萌芽計劃”,滴滴推出了“雄鷹計劃”,車主每周完成一定單數及流水即可獲得相應獎勵。飛鷹車主的門檻為每周100單、周流水2500元,**獎勵1000元。流水增加則獎勵對應增加,連續兩周內每周訂單達到140單,且流水達到3500元,在線時長大于8小時,每周**可獲得獎勵2000元,**可獲得獎勵3200元。且“雄鷹計劃”不影響城市翻倍獎的獎勵。目前活動第二期開始招募,不少上海滴滴司機都收到了相關短信。
兩家的競爭是司機們樂于見到的。吳為向
石家莊網站建設介紹,現在大多數的網約車司機都是“雙開”,同時開著美團打車和滴滴打車APP,哪個平臺上有單就拉哪個。
此外,平臺高額的獎勵吸引了眾多司機鋌而走險,滋生了刷單、“馬甲”車運營等違規情況。隨著管理部門加強了對網約車的監管,司機群里充滿著不安的聲音,每天都會有人在群里分享**的監管動態:“××路段有情況,兄弟們繞行。”在繼美團推出面向乘客舉報馬甲車的獎勵之后,滴滴也推出了“舉報馬甲車,獎百元打車券”的舉報有獎的活動。
“補貼大戰”將走向何方?
“只要市場有資本熱捧,就會有人愿意燒錢搶市場。只是在個別的資本低潮期,補貼會臨時取消。”IT行業分析師唐欣認為,網約車市場的補貼將會長期存在。
但在易觀分析師余目看來,補貼只是平臺初期為了搶占市場的一種手段,補貼會逐步減少,“*終還是會回到一種正常的價格水平,可能偶而會有補貼。”
補貼帶來的效果立竿見影。美團打車進入上海不到一周時間,王興就宣布美團打車已經取得了30%的市場份額。
“美團能搶占一部分的市場份額并不算太奇怪。”唐欣說。“首先,上海市場因為網約車新政的限制,本身市場規模就不算很大,再加上美團經過大力推廣,能搶占一部分的市場份額。”另外,網約車的壁壘也的確不高,基本上是輕資產模式,由于美團本身就是大流量入口,因此比一般的競爭對手更容易切入。
高流量以及鏈接有大量的生活服務場景,被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是美團入局網約車的優勢。
對于美團來說,余目分析,前期獲得的市場份額很大程度來自先期的補貼,當補貼逐步減少后,平臺比拼的*終還是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