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業日益陷入紅海,銷售規模、市場份額仍是多數電商死盯的指標,但卻越來越難以企及。就在這個時候,京東悄然布局并加速推進的新通路則已成為中國零售行業競爭的另一股勢力。根據百萬京東便利店計劃,未來五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而且
電商業日益陷入紅海,銷售規模、市場份額仍是多數電商死盯的指標,但卻越來越難以企及。就在這個時候,京東悄然布局并加速推進的新通路則已成為中國零售行業競爭的另一股勢力。根據“百萬京東便利店”計劃,未來五年京東將在**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而且一半是處于傳統零售業難以顧及的農村市場。數日前,當劉強東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這一消息后,很多人認為“五年100萬家”的目標遙不可及。的確,這一概念已經超乎了傳統零售跑馬占地、開疆辟土的思維極限。顯然,當競爭對手還在疲于選址布點、完成開店目標的時候,他們沒有想到,其實京東已經在另一條路上極速狂奔。
新通路:京東靈魂向實體店軀體的賦能
京東將自己的發展模式命名為“新通路”。京東新通路其實早已脫離傳統意義上的線上、線下融合這么簡單,而是真正突破了商界中的“你”和“我”,通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現了零售效率的**化。這顯然已經與競爭對手制定的加速開店的目標不在一個層次上。
有人說,京東便利店看上去不過是像加盟店一樣,把原來線下紛雜的實體小店進行收編,然后統一店頭、統一風格,再很大程度上統一商品。這種理解顯然還沒有悟到京東新通路的內核所在。京東真正推行的絕不僅僅像傳統加盟那樣追求外觀上“向京東靠攏”,而是在于輸出內在的東西,包括經營理念。這才是京東便利店與其他加盟模式的**區別。經營理念的輸出,雖然聽上去有點虛,但事實上正是依靠了京東*核心的資產——供應鏈來實現對這些線下小店的內在改造。
其實,京東便利店的驚艷之處遠不在于其目標數量之多、開店效率之快,而在于其真正對線下實體小店的賦能。現在賦能這個詞在互聯網行業說的很多,但究竟賦什么能、怎么實現賦能卻往往被忽視。事實上,這兩點才是不同零售品牌差異化發展戰略的核心。
石家莊網站建設獲悉從目前的現實來看,申請加入京東零售店的相當一部分是縣鄉鎮級的夫妻店,京東正是利用自己已經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將這些之前運營模式并不正規的夫妻店納入到了現代***的零售標準化的運營體系之中——店主可以在掌柜寶下單,由京東物流配送到店。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夫妻店的外殼可能還是原來的模樣,但其內核實際已經與當今***的零售模式接軌。這種“金玉其內”才是京東模式與追求外表一致的傳統加盟模式的*本質區別。
京東新通路打破了電商與實體的零和競爭
我們不難看出,京東新通路的實質是在重構零售的成本、效率和體驗,也就是用京東的靈魂來支撐傳統實體店的軀體,從而實現整體的升華。換言之,即便這些零售店不改姓“京東”,但其也因為注入了京東的靈魂,同樣能夠擔負起推動中國零售業尤其是農村零售業品質升級的作用。
傳統的平臺式電商,對于實體零售來說,無非是增加了一個展示自我的新平臺,相當于多了一個售貨的窗口,但在經營理念上并沒有變化。而京東新通路則是打破了以往電商與實體商業之間只有“誰吃掉誰”這種零和競爭的理念,而是將電商的大腦和實體店的軀體實現了有機的組合,從而為線下實體店尤其是農村夫妻店注入了靈魂。
京東為什么敢提百萬便利店不售假貨?
根據劉強東的規劃,對于小店的商品品類有兩點硬指標,一是50%以上來自京東掌柜寶,二是保證全店無假貨。事實上,這兩點抓住了當前線下小店尤其是農村市場小店經營者的痛點,同時也是消費者的痛點。眾所周知,由于傳統商業通路的局限,大品牌下不去,或者下去的成本畸高;雜牌甚至大量假冒偽劣商品則將農村市場看作偷生的沃土。現在來看,這些難以與城市市場接軌的產品格局已經成為阻擋農村消費者追求消費升級乃至美好生活的桎梏。而京東通過電商思維配以自己打磨多年的完備供應鏈體系,開始探索解決這一問題,這其實就是京東新通路的實質。從這個角度來說,京東新通路絕不僅僅是對現有實體門店資源的一次攻城略地,而是對現有商業模式在農村市場上的失靈進行的一種修正和補位。由于農村市場是中國當下*有潛力且增速*快的市場,京東的這種補位則很可能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商業格局變革的重心。
值得一提的是,要求被自己賦能的“京東便利店”沒有假貨,一經發現即取消合作,京東之所以敢下出如此死令,絕不僅僅是一種營銷口號,而是依據自身供應鏈水準為整個行業樹下的一根標尺。
眾所周知,京東從創立之初就選擇了一條自建供應鏈的閉環系統,這一閉環并非為了“排外”而是為了“掌控”,能夠實現對自己所售商品的全程掌控。在京東看來,京東模式與單純的平臺電商優質本質的區別在于,京東追求的是對供應鏈的全程掌控,從而對商品具有了全程把控能力,即便無法確保萬無一失,但當出現了“一失”的時候也能夠清晰**地追溯。而不是像一些電商那樣面對假貨只能被動地疲于當“消防員”。從這個角度來講,京東模式是經營戰略和理念的不同,而絕不僅僅在業務上是先做廣還是先做深的模式區別。
然而,京東模式在發展初期確實費力不討好,費錢、費力而且發展緩慢,遠不如單純做平臺來得那樣風光。但是與競爭對手完全不同的模式在發展多年之后,京東的背后形成了用戶所看不見的另一個“京東”,可以說這個背后的京東才是京東的核心和精髓,也才是劉強東真正想要的。在夯實后臺供應鏈系統后,京東的網絡布局基本就只是對其零售基因的輸出了,這也就是為什么京東如今能夠以傳統零售無法想象的速度快速復制門店。
與其說是開店,不如說是裂變。京東正在以自己的模式快速裂變出“無處不在的京東”。從這個意義說,京東**率開店的背后,真正是其供應鏈在賦能。 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