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沃爾瑪超市買了兩條魚,都收拾好了。付款的時候告訴我用不了支付寶。我默默地收銀員跟說了聲不好意思,你一定要把魚救活放到魚缸,我先走了。在微博上,一位網友如此吐槽自己在沃爾瑪的購物經歷。當然這或許只是黑色幽默,但卻依然反饋出用戶選擇受限時
“跑到沃爾瑪超市買了兩條魚,都收拾好了。付款的時候告訴我用不了支付寶。我默默地收銀員跟說了聲不好意思,你一定要把魚救活放到魚缸,我先走了。”在微博上,一位網友如此吐槽自己在沃爾瑪的購物經歷。當然這或許只是黑色幽默,但卻依然反饋出用戶選擇受限時的無奈。
過去一周以來,沃爾瑪華西區不再支持支付寶支付的消息不斷引發輿論關注。盡管沃爾瑪方面一再強調“這是一個商業的決定”,作為事件利益關涉方之一的騰訊,也再三表示“尊重企業的選擇”,卻仍然無法平息一些用戶的吐槽。“付款方式不是應該由我們消費者選擇嗎?這年頭上帝真難當。”有網友感慨道。
而來自另一邊網友的聲音,則是在歷數自己在某某地區、某些場所(如盒馬鮮生),無法使用微信支付的苦惱,并直言這種情況在浙江很多城市早就出現。那么到底是誰搶走了用戶的選擇權?
在移動支付行業,騰訊和阿里兩大巨頭早就開始了的勢力范圍劃分,而所謂用戶的選擇權便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支配”。為了全面掌握交易流量的數據,刻畫**的用戶畫像,巨頭自然會收緊旗下平臺的支付方式?! ?/div>
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不再抱怨在淘寶上沒有微信支付選項,也習慣了京東不支持支付寶的情況 ……既然線上支付的選擇限制能接受,為何線下就受不了呢?無論是微信聯手沃爾瑪華西區達成的深度合作,還是盒馬鮮生里面你** 不可能使用到微信支付,這些結果都是基于兩大巨頭對大數據分析和**營銷的需求而已。
當然,沃爾瑪“禁用支付寶”的這個話題被放大后,騰訊方面肯定沒想到一些用戶的逆反心理會這么大,更沒想到輿論會突然關注起支付二選一的話題,并且很快進入了對微信支付“霸道”的聲討之中。
這情景不禁讓人想起,曾經發生在騰訊與360之間的那場戰斗。要知道即使已經過去8年,3Q大戰帶給兩家企業的影響依然是長久而深遠的。當年騰訊做出“無比艱難的決定”,在把QQ用戶推向了“二選一”的無奈處境同時,也極大地損失了積累多年的品牌聲譽。
好在當時騰訊及時醒悟,并逐步用開放與合作代替了排擠與獨霸,才成就了今天的騰訊。馬化騰自然不會如此的短視,為了眼前之利重蹈當年的覆轍,只是如今支付大戰已經兵臨城下,頗有些不得不爭的意味。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易觀發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支付寶表現堅挺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而微信支付作為社交類支付的市場占比淡旺季體現較為明顯。
這一切是由二者自身得平臺定位決定的,支付寶的初衷便是專業做支付,其身后是金融體系健全的螞蟻金服。騰訊一方的核心競爭力則是基于關系鏈,目前業務集中在金額小體量大的線下支付。但若僅依賴這一點,其在實際應用場景中未免顯得有些支離破碎。
那么,如何完善微信支付在更多使用場景中的布局,便成為了騰訊保證移動支付市場占比時保持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與此同時,互聯網巨頭都加緊推進支付流量數據和線下場景的重構,騰訊也提出了“智慧零售”的理念。但無論是新零售還是智慧零售,二者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方面都要依托支付入口為其提供*初始的用戶數據。
在這樣的前提下,誰的支付平臺接入更多的用戶,誰就能為企業提供更加**的用戶分析。想要得到智慧零售的**解,便是平臺助力商家完成支付入口的**化。從這個角度看來,沃爾瑪只能算作騰訊開啟智慧零售的**塊“試驗田”。
當然,比起企業的布局規劃,用戶更加關注的是自身權益是否受到損害,或者用戶體驗受到影響。在我國的法律中確實沒有對商家如何選擇支付方式做出明確的規定,所以沃爾瑪把支付寶拒之門外,其實是中止了一筆屬于消費者的“競爭紅利”。
也就是說,本來微信支付與支付寶都有資格通過發放紅包或者是消費抵扣為自己贏得用戶,但在沃爾瑪這支付寶突然被取消了參賽資格。微信支付在此沒有了競爭對手,短期內選擇通過滿減的方式安撫顧客,長期看來則能節省相當的推廣運營支出。
可是大多數用戶還是不買賬。有人抱怨“市面上也不只沃爾瑪一家超市”,其實這是由于選擇權沒有得到相應尊重的無奈宣泄。
“我個人有時候也不希望如此,就覺得大家都去往科技、往用戶體驗上做就好了嘛,為什么要排他啊,為什么要這樣呢?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健康的事情,其實我也很想打破。”去年9月份,馬化騰在一場大型論壇上這樣談到“排他競爭”。
這句話放到現在算不算打臉呢?**可以確認的是一旦發動排他競爭,這一“巴掌”帶來的的影響和后果,**波及的大概還是消費者。
阿里巴巴目前還沒有就這場“禁用風波”發起任何舉措,或許也是靜觀其變。當然從市場的反饋來看,輿論多數站在了騰訊的對立面,不用等馬云出手,效果其實已經達成了。“市場競爭本沒有對錯,我們不是做錯了什么,是我們走的慢一點! ”馬云用這樣一句話**時間向自己的員工說明。
當然企業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支付寶拓展自身的社交屬性時也曾因推出的“圈子”功能被戲稱為“支付鴇”。而在2017年11月份鐵道部門開通互聯網、車站窗口及ATM自助售票機購票的微信支付功能之前,很多用戶也在抱怨為何購票無法使用微信支付。
對于消費者而言,我們可以從一家企業的行為中看出其如何看待競爭、如何看待用戶,而隨后的選擇權則在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