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4月1日深夜發布通告稱,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自2018年4月2日起實施。記者采訪相關專家認為,此次國家對美國進口產品關稅上調是針對美國的鋼鋁232調查的回應,同時有專家分析,此貿易戰
財政部4月1日深夜發布通告稱,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自2018年4月2日起實施。記者采訪相關專家認為,此次**對美國進口產品關稅上調是針對美國的鋼鋁232調查的回應,同時有專家分析,此貿易戰不會持續過久時間。此外,從行業角度,記者采訪相關企業獲悉,堅果行業因相關原料采購量充足,有緩沖期,短時間內不會受影響。而跨境電商受此政策影響較小。
對跨境電商全球購業務沒有影響
通告顯示,為維護我國利益,平衡因美國232措施給我國利益造成的損失,我國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制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制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
記者發現,我國將針對美國水果及制品等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并且加征關稅稅率為15%。資料顯示,目前美國在華流通的鮮果涵蓋的水果品種包括李子、橙、車厘子、蘋果、提子、檸檬等。查詢海關數據了解到,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車厘子300萬箱,進口華盛頓州蘋果2.9萬噸,平均每噸價格為1539美元,均位列進口額**。
在加稅之后,對于國內經營美國進口水果的企業影響幾何?在采訪時發現,目前對相關企業業務影響并不大。國內某大型水果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國進口水果的量,相比東南亞、南美洲及非洲等水果進口量要低,而且美國水果并不具備不可替代性。
而一知名國內堅果企業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旗下產品巴旦木和開心果主要來自美國,今年采購量充足,年內的供貨問題不大,此新政影響有個緩沖期,“但如果繼續征稅,估計要從其他**進口堅果了。”另外,20 16年下旬正式登陸中國市場的堅果品牌美國紳士,截至發稿前未對對此新政所受影響及應對措施未作回應。
此外,跨境電商受到此政策的影響較小。京東集團相關負責人:中國對其他**的特定商品加征關稅,這個進口稅是針對通過一般貿易進來的商品,這類商品要繳付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但是全球購跨境業務,是免關稅的,所以中國對這些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跨境電商進口的商品沒有影響。也就是說,對我們全球購業務的政策沒有影響。與此同時,廣東卓志跨境電商首席執行官李金玲也告訴
石家莊網站建設,關稅升降影響的主要是一般進出口的大宗貿易。走跨境電商渠道,關稅為零,消費稅打7折,所以跨境電商的保稅等模式不受影響。
專家分析:貿易戰持續時間不會長
為何**會選擇對上述美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這個時候選擇的并非對美特別要害的品類,”社科院研究員東艷在接受采訪時分析認為,目前這是我國給美國的一個信號,“對美發起的挑戰給予反擊"回禮",但同時還表明我國真正的"猛藥"還沒上,后續會越來越猛。”東艷認為,此貿易戰影響是相互的,但她預測會是短期而非長期,從目前形勢看,雙方還是有調整空間的,關聯企業受影響也是暫時性的。
歐睿國際市場研究經理杜佳琪建議相關企業,相關產品或者原材料可以從其他**進口,或者國產化。其中,以水果為例,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接受采訪時也指出,對美國進口水果加稅,對于國內的進口商和經銷商而言還是存在一定的利潤空間,但是對美國來說,市場影響十分巨大,作為全球**的農產品出口國,如果中國增加關稅的話,美國的生產商及種植農戶等就要為此埋單。
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經濟戰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表示,此次**對美國進口產品關稅上調是針對美國的鋼鋁232調查的回應,對相關行業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美國相關產品對華出口成本增加,給其他**、競爭對手提供更多的機會,相關產業出口會減少,工作崗位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同時他也指出,美國對華的一系列政策同樣對中國也有不利影響,“這種貿易戰是沒有贏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