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十年前,馬云讓孫彤宇離崗進修;十年后,孫彤宇帶著拼多多回來了。 拼多多背后的男人 孫彤宇在阿里巴巴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是當年跟隨馬云創業的十八羅漢之一,在阿里巴巴,馬云的工號是1,孫彤宇的工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十年前,馬云讓孫彤宇“離崗進修”;十年后,孫彤宇帶著拼多多回來了。
拼多多背后的男人
孫彤宇在阿里巴巴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是當年跟隨馬云創業的“十八羅漢”之一,在阿里巴巴,馬云的工號是“1”,孫彤宇的工號是“2”,阿里巴巴*早盈利也是孫彤宇的銷售團隊實現的。2003年4月14日,在阿里巴巴已初成規模后,孫彤宇受馬云指派開始負責領導淘寶網創業團隊,并在僅僅3年的時間內將淘寶網打造成****大C2C網站。
然而,就這樣一個重要人物,在阿里巴巴2007年11月6日香港上市一個月后,孫彤宇突然被宣布“離崗進修”。孫彤宇原來淘寶總裁的位子讓陸兆禧接替擔任。坊間傳聞,當集團高管在淘寶網宣布孫彤宇離職消息時,孫曾經在發言過程中難以自控,當眾嚎啕大哭。
2008年2月29日,孫彤宇正式離開阿里巴巴。
對于辭退事件的原因,馬云和孫彤宇都甚少提及。據《東方企業家》報道,記者問孫彤宇:“(離開淘寶)你是不是被廢了武功?”他笑答,“不是廢了,而是武功過時了。”
馬云后來則在接受采訪時回應到,“我如果還活二三十年,我要做什么?想清楚這些以后我才把我的人換掉,等到60歲時我再換他們,孫彤宇、李琪五年十年后一定會恨我。我比他們看得更透,他媽的出去享受人生,理解生命、生活再回來。”
馬云和孫彤宇
如今,十年過去了,孫彤宇并沒有回來,又或者說,其實他重新回來了,回到電商圈,不過是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成為了站在與淘寶展開正面交鋒的拼多多背后的男人。
在拼多多這款購物APP正處于構想階段時,孫彤宇連同丁磊、王衛、段永平就拿出了上千萬元為其背書。
2015年,拼多多完成A輪融資,拿到了來自高榕和IDG的800萬美元投資。而這個傳說15分鐘就敲定投資并在后面幾輪融資中都砸下重金的大金主高榕,也正是由孫彤宇作為中間人引薦的。
事實證明,孫彤宇相中的拼多多并非等閑之輩。
2017年初,拼多多月GMV20億;而同年底,月均GMV增長為100億;截至2018年2月,拼多多月GMV將近400億。這串數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要知道,國內目前電商老二京東,電商業務做了6年才年GMV過100億。也就是說,成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走完了京東6年走過的路。
就在國內電商領域呈現出幾分天下的穩固態勢之時、幾大寡頭互相競賽追逐之間,拼多多以黑馬之姿一路狂奔,給了阿里、京東們一記戊戌年開年下馬威。
一路高歌猛進的拼多多
拼多多這一路走來,其發展勢頭不可謂不猛。
2015年4月,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貨上線。拼好貨定位為一家專注生鮮品類的社交電商,湊夠核定的人數就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到水果。半年后,平臺模式的拼多多上線,品類不再局限在生鮮。隨后,兩家公司合并成為了今天的拼多多。
自此,拼多多就開始以終點沖刺一樣的速度,在電商賽道上一路狂奔。成立僅一年時間,拼多多月GMV達到10億,而后又只用了三四個月這一數字飆到20億。成立僅15個月之際,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向媒體表示,半年到一年時間后這一數字會更新至40億。
在幾乎沒有廣告的情況下,拼多多不到一年走完了唯品會四年的路,創建初期的表現已經超過當年同時期的淘寶和京東。而據獵豹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APP排行榜顯示,在電商類APP排行榜中,拼多多的排名僅次于淘寶和京東,位列第三,把唯品會和天貓等遠遠甩在了身后。
2017年3月,在廣州人流量**地鐵站之一的體育西路站,有一整排的廣告板展示著拼多多的廣告。那時,廣告標語還是“1億人都在拼的購物APP”。而到了2018年3月,拼多多官網上,這款購物APP的前綴已經變成“3億人都在拼”。
拼多多后來居上的制勝法寶,在專業人士眼里,就是社交電商:通過向朋友、家人發起拼單獲取商品購買價格上的優惠而產生用戶裂變。
拼多多自己也是這樣認為。在拼多多招商頁面上,拼多多給出的“為什么選擇拼多多”原因之一就是形式新穎:“與其他電商自主搜索式購物完全不同,拼多多充分利用國內活躍用戶數量****的社交工具微信,以拼團模式抓住社交的紅利”。
而對消費者來說,作為一款購物APP,拼多多***直觀的亮點應該還是購物商場上琳瑯滿目的“超低價”。
打開拼多多,首先看到的就是“賺到了,全場一元起”的廣告語。再把頁面下拉,就可以看到售價5.5元已拼32萬件的手機殼、售價13.8元已拼9.3萬件的床單、售價6元已拼4.4萬件的號稱明星推薦唇膏,還有售價7.4元已拼280萬件的品牌洗衣液……簡小編就曾經在拼多多上以2塊錢的價格買過一件衛衣,還免郵。
據拼多多的**賣家向媒體透露,拼多多的主要策略就是“爆款低價”,商品對標淘寶、天貓的爆款,但是價格要比淘寶天貓低,這樣,一方面利用了淘寶爆款的高吸引力和信任度,另一方利用的自身的低價優勢引流并*終實現購買。
“每個商家上來,先虧上3-5萬的貨值,比如成本9塊的,拼多多要求賣6塊,來幫助平臺拉流量”,拼多多**賣家陸成在接受36氪采訪時說,這是免廣告費、免傭金的代價。拼多多的招商平臺顯示,入駐拼多多的賣家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只需要繳納對應品類的保證金,并且保證金在開店結束時予以返還。
阿里“方了”
知乎上,有人開始問“拼多多的崛起能威脅淘寶嗎”這樣的問題。雖然,業內人士表示,就目前而言,答案是否定的,但大企業洗牌周期顯著縮短的今天,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面對風頭強勁的攪局者,阿里也很有危機意識地開始著手防御或進攻了。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春節期間,一位電商賣家售價19.9元的廚房用具,賣出了7萬多件。其經過流量來源分析發現,銷量主要來自淘寶新推出的“親情賬戶”業務,開通親情賬戶的用戶會在購物時獲得補貼,這件廚房用具淘寶每件補貼了10元。
而這與淘寶多年以來的“去爆款化”是背道而馳的。從2013年開始,淘寶開始出新的排名算法“千人千面”,檢測用戶購物習慣,進行相關推薦,銷量排名引流促使銷量大增的局面不再。有淘寶賣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到,現在投200萬買流量打爆款,可能連本都回不了。
然而,這個春節情況卻意外發生變化——淘寶的低價商品端口又打開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電商大賣家黃彬表示,在他看來,這種出乎意料的轉變,目的明顯就是堵截拼多多。
再往前一點,2017年7月,淘寶上線了新功能“拼團”。 根據淘寶網的定義,拼團是一種營銷活動工具,買家通過自身分享邀請好友組團,成團后可享受賣家商品的讓利。拼團商品僅在無線端展示,且價格必須為*近30天***,拼團失敗自動退款不計入賣家退款率。
不少老阿里認為,此舉是為了應對拼多多。阿里跟老對手東京多年來斗得難分難解,現在半路又殺出個拼多多,2018年的電商市場,看來少不了一番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