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的內部測試后,亞馬遜的無人便利店終于對外營業。 美國當地時間1月22日,電商巨頭亞馬遜位于其美國西雅圖總部的無人便利店終于對外開放,主打不用排隊結賬、離店時通過智能手機進行自動結算的購物體驗。 亞馬遜無人店正式對外營業 新開張的Amazon Go
經過一年的內部測試后,亞馬遜的無人便利店終于對外營業。
美國當地時間1月22日,電商巨頭亞馬遜位于其美國西雅圖總部的無人便利店終于對外開放,主打不用排隊結賬、離店時通過智能手機進行自動結算的購物體驗。
亞馬遜無人店正式對外營業
新開張的Amazon Go占地面積1800平方英尺(約合167平方米),主要經營較難在網店銷售的生鮮食品和副食商品。在店內購物前需要先下載Amazon Go的App,同時綁定支付方式,進店時打開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并在四個旋轉門前掃描進入商店。
進入商店后,天花板上的攝像機和貨架上的傳感器等會追蹤顧客拿起的、以及每件*終進入他們購物袋的物品。
店內只有少量協助的工作人員,購物計劃基本上完全自助。
當顧客在商店中移動時,每件商品都會被添加到他們的數字購物清單中。如果他們拿起商品再放回去,商店的系統也會從虛擬購物籃中取出物品。
顧客無需掃碼,傳感器會自動感應顧客拿取和放回了什么商品。
亞馬遜把自己的結賬技術稱作“拿了就走”技術(“Just Walk Out” Technology)。顧名思義,就是顧客完成購物后直接離店即可,亞馬遜會通過智能手機進行自動結算,顧客通過亞馬遜賬號支付。
Amazon Go無人店的內部裝飾看起來和任何高端便利店沒有太大區別。當你走近冷藏飲料、巧克力和其他零食的貨架時,會發現許多有機或素食的零食商品可供挑選。
安裝了傳感器的貨架看起來與普通貨架別無二致,但卻可以感知到商品被移除或被放回的動作。
做好的三明治、沙拉等都被裝在塑料盒子里,包裝上貼著可讀取的點狀標識
店內商品有一個特點是,沒有單獨品種的水果,也沒有重量或大小不同的物品。做好的三明治、沙拉等都被裝在塑料盒子里,包裝上貼著可讀取的點狀標識,便于結算時的信息讀取。同一類產品(如沙拉等)重量和價格都相同,這樣便于結算。
該商店除了提供基本的食品雜貨——包括牛奶、調味品、咖啡、茶和衛生紙等,還在后面設立了一個賣小瓶葡萄酒和啤酒的貨架,但會有一名亞馬遜的工作人員負責檢查身份證。
Amazon Go還有一樣非常受歡迎的商品——凈菜食材,即可以在30分鐘內做好一道菜所需的半成品,據說是亞馬遜員工的**。這家Amazon Go的店面一次只能容納包括店員在內的97人。顧客無需排隊結賬,出店后直接在亞馬遜賬戶扣款
Amazon Go副總裁Gianna Puerini介紹,有時候一些顧客從進店到結賬,總共花費時間不到一分鐘。盡管公眾對亞馬遜的無人店興趣濃厚,但公司目前還沒有計劃開更多Amazon Go門店或者出口該技術。亞馬遜現在把員工試用了一年多的無人便利店向公眾開放,顯然還有教育市場的目的。Puerini表示,現在便利店對公眾開放,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它能夠怎樣為所有人服務。
亞馬遜研究這項技術已經有5年時間。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有專家認為,Amazon Go的技術方案難度大、錯誤率高且成本不菲,因此象征意義大于實際。而在Amazon Go之前,中國已經投入運營的無人店項目已經大量涌現,比如天虹Well Go、蘇寧無人店、京東無人店和繽果盒子等。盡管這些項目不盡相同——有些已經采用技術要求較高的人臉識別結算扣款,有些還需要人工掃碼;有些主打出售日常便利用品,有些則主打毛利較高的IP的商品,但這些商品都是殊途同歸,打的都是“無人店”這張牌,且都在試水階段。而無人店到底是風口還是陷阱,還取決于*終的規模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