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起跑腿,多數人能聯想到最多的是快遞。但快遞之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同城跑腿、跑腿送貨、跑腿送餐等跑腿經濟逐漸盛行,跑腿者們通過跑腿APP自由安排搶單時間提高效率,訂單發起者通過APP內置的實時定位知曉跑腿者的位置跑腿儼然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
說起起跑腿,多數人能聯想到*多的是快遞。但快遞之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同城跑腿、跑腿送貨、跑腿送餐等“跑腿”經濟逐漸盛行,跑腿者們通過跑腿APP自由安排搶單時間提**率,訂單發起者通過APP內置的實時定位知曉跑腿者的位置…“跑腿”儼然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新興經濟。“跑腿小哥”這一群體也越來越多的浮出水面。
奇怪的跑腿內容
上海小美是一位準媽媽,因為老公工作很忙,基本不能在家,她有時想買什么東西又有孕在身不方便出門,不過好在現在手機跑腿App下單很方便,這也讓這位準媽媽在家也是愜意。
“我覺得(跑腿服務)真是很好,懷孕的時候總想吃這吃那,老公又忙,不能照顧我,我就在網上找跑腿小哥幫我代買唄。我嘴挑剔,只覺得某家店的某樣味道*正,所以跑腿比較適合我,因為可以一口氣訂到我想要的所有東西。跑腿費用高?我不擔心,我老公告訴我想吃啥就買,錢不是問題。”這一單小美付了一百塊的跑腿費用。“再說我這才算什么呢?知道嗎上海的跑腿小哥幫忙排隊買喜茶一單賺了二百多。”
上海跑腿小哥的事件有真實新聞可考,某跑腿app小哥小余,一單跑腿買喜茶的費用超過兩百多元。但是他們不是按照距離收費,而是按照排隊時間來收費。商店代買,餐廳占座,車票代買這些都是跑腿小哥們再平常不過的工作內容,甚至有跑腿APP用戶害怕鳥又恰好鳥跑到她老公的鞋子上,下單讓跑腿小哥過來趕走鳥。
跑腿費只是一部分,打賞才是大頭
南京一名普通辦公室男職員小趙是某跑腿app的??停盟脑捴v:“省時間!星巴克離我公司還有些距離,自己走過去來回又熱又累,關鍵是這來回的時間都浪費在走路上了,還不如讓跑腿小哥帶買。”
小趙平時工作比較忙,又與其剛認識女友不在同一間公司上班,有時想送女友一些禮物卻脫不開身,所以也就經常勞煩跑腿小哥代辦了。“我有時覺得陪她的時間的確不多,一周也就只能見一兩次,擔心她覺得我冷落她,所以時常會讓跑腿小哥幫我買個蛋糕、鮮花什么的送過去哄她開心。跑腿費用不是問題,要知道我自己送過去也要路費,更何況我還要花時間呢。”
“有些時候確實挺感動的,還記得有**夜里下了一場大雨,屋外的雷鳴把杯子里的水震的都有波紋,每次剛一睡著就被震醒,折騰兩三次就把困意折騰沒了,這時肚子餓得更難過,此時若是有份披薩豈不美哉,可是這雨也出不去呀。拿出手機,這次又要勞煩跑腿小哥辛苦一趟了。考慮到天氣問題,下單的時候就單獨點了打賞跑腿小哥九塊錢。當披薩送到時,來的一個大叔,大叔渾身都是雨水,當時心里不太好過。就在評價里又直接打賞了他九塊。”
跑腿界有句流行的廣告語:有事您張嘴,辦事我跑腿。這也表現了跑腿小哥們的日常狀態。
“現在的活不太好接,聽說每天新來的跑腿小哥就有五百多個,在APP上完全是處于搶單的節奏,比如萬達那有時處于搶單狀態的跑腿小哥同時有一百四十多個,春節接單會比現在舒服些吧,沒這么熱,也因為很多跑腿小哥回家過節了,活比平時能多接很多。我們接到客人的訂單會先把他們要的東西直接在網上從商家那先定好,一會直接去拿就好了,這樣節約時間。小票是一定要的,因為客人要憑票給我錢,再加上跑腿費用。我這一單是四十,如果是節假日,跑腿費用是翻倍的就是八十.再有過節公司不收我們費用,所以能跑多少趟都是自己的。像這樣的距離能做十單在節假日就有小一千了,所以兩千塊多跑幾趟也是可以做到的。返程的時候也要問下公司有沒有回去的單子能接,這樣不是可以多接一點嘛。吃飯有時就是在路邊隨便吃一口,能按時吃飯就不錯了。”跑腿小哥小龍說。
“代買蛋糕就不能騎這么快了,有個小哥曾經因為把蛋糕撞壞了,賠了人家四百塊錢。天氣太熱蛋糕還會化掉,我們要用保溫箱放著冰袋才行。但是雖然有風險吧,只要小心點還是可以賺到錢的。辛苦是一定的,但是賺錢嘛,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不過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挺有意義的,有次凌晨一點的時候接到了一個訂單,是位客人發燒,說自己特別難受讓我給他買退燒藥,凌晨一點找藥店很不容易,而且因為他的配送距離還近,跑腿費用只有二十多塊,這單雖然油錢都不太補得上,但是我覺得有意義,他在*難受的時候想起了我們,這讓我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價值的。”
胡陳是杭州某代發公司小頭頭,手下管理著十幾個人。他們專門為網店的店家送貨,不過不是送給客戶,而是把跑腿將網店快遞送到快遞公司。
“我們這條街的商家基本上都是做網店,兩千多家店**十幾萬件肯定有的,收費是一塊錢一件,幫這些淘寶賣家到市場上拿貨回來、打包、送給快遞。哪家店在幾層,哪個角落我們全都清楚。很多外地客戶賣的很多貨他們自己本人都沒見過,因為他在家做生意就可以了。”
“我自己也做過淘寶,做店主的時候發現拿貨很累,就覺得這是個商機。買一輛二手貨車,租一間民房,**就至少能接三百來單跑腿業務。杭州這地方,做跑腿代發的我們應該比較早了,從13年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每天四五千單的這么一個水平,我們準備了一套流水線式的作業流程,大大的提**率,遇到雙十一這樣的日子也能服務的了。去年雙十一期間我們總共接了15萬多單業務,忙的起早貪黑,那段時間公司的跑腿小哥每天都能掙至少三千。”
寫在**
幫忙,代購,代繳…這些是跑腿小哥*常見的業務。很多人會把跑腿業務的客戶定位成“宅人”、“懶人”,但事實上這些人的需求量并不穩定,更何況很多配貨的工作已經有網購平臺和快遞公司完成了。在跑腿界,商家或中小企業的市場更大。
“現在流行起來的網絡美食店或是一些中小企業,他們不具備物流配送能力,但又有一定同城配送的需求,和這些商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能保證一定的業務量和公司收入。”某跑腿公司負責人說。
跑腿行業是一種服務性質的行業,此類新興第三產業不會隨社會的進步而消失,只會變得越來越規范化。因為互聯網的普及,所有吃穿住行的問題都可以找跑腿服務代為解決,也算是普通人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