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兩起融資案例,數只概念股漲停,互聯網巨頭進駐,無人零售在7月初刮起了一陣旋風,把人們預期和公司的估值吹到天上去了。利用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技術解決了便利店和超市的銷售、結賬環節,乍一看,新鮮好玩,像是消費升級干的事情。然而,細心揣摩,當
一周兩起融資案例,數只概念股漲停,互聯網巨頭進駐,無人零售在7月初刮起了一陣旋風,把人們預期和公司的估值吹到天上去了。利用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技術解決了便利店和超市的銷售、結賬環節,乍一看,新鮮好玩,像是消費升級干的事情。然而,細心揣摩,當前新開業的幾家無人便利店的模式和商品,實際上接近早已風行的無人售貨機,并非新鮮之物。因此,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無人零售能否賺錢,需要回歸線下零售業的三個本質問題:好的客戶體驗、差異化的商品和**的庫存管理。
消費升級的關鍵要素,要么有好的服務,要么有好的產品,如此看來,無人零售肯定不屬于消費升級。從客戶體驗來看,盡管過去十多年,電商對線下零售帶來很大的沖擊,但是線下零售的購物體驗卻是電商無法企及的,如今多家零售巨頭打造的以顧客為中心的體驗式消費模型日見成效,甚至在業績中已有所體現。
記者曾經走訪過一家靠機械臂來完成商品制作、銷售、結賬的無人便利店,既看不到人也看不到商品,整個店面除了“冷兵器”就沒別的,除了商品價格稍微便宜點之外,客戶體驗可謂是“無感”,這個便利店基本等同于一臺無人售貨機。
石家莊網絡優化消息而另一家位于上海街頭的無人便利店則采用實物展示智能結賬的模式,倘若兩者開在一個地方,想必后者的購物體驗會更強一些。只不過,若購物過程中出現問題,兩者都無法通過人與人的交流溝通來解決,購物體驗依然要打折扣。
其次,從商品的差異化角度來看。在零售業這樣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里,想占領市場要么規模夠大,要么產品和服務夠特別。比如711和全家,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開創了國內便利店可賣鮮食的格局,此后國內便利店便開始效仿。而且,這些便利店商品上各有側重點,有的側重于鮮食,有的側重于品種繁多的飲料,主題鮮明定位清晰。此外,如今711和全家這種便利店已經引進了部分城市服務功能,如繳納水電費、充值等,不僅方便了顧客,還有很強的識別度。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相比而言,目前的無人便利店在商品上與普通的便利店無差,倘若未來人工智能技術普及開來,人們的新鮮感一過,*終還得回歸到商品上來,無人便利店的競爭地位是否還存在是個問號。
**,作為零售業的“基本功”,庫存管理和周轉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與傳統的便利店相比,繽果盒子的店面只負責銷售,沒有倉儲功能,所以一個SKU(庫存量單位)放2~3個就夠了,后面有系統支撐,可以合理分配SKU的比例。沒有庫存、控制庫存量,的確優于傳統零售,以加快周轉效率,在零售業普遍毛利率不高的情況下,只有提**率降低成本才能賺錢。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或許需要回顧下歷史和展望下未來才能下定論。無人零售的先祖自動售貨機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在日本大行其道,至今在中國大街小巷都能見到,原本以為的先發優勢逐漸消失殆盡。原因是,這種早前被稱為具備先發優勢的技術實際上并沒有任何門檻,非常容易被普及和復制。再看看今天的無人零售,無論是機械臂還是人工智能、人臉識別,這些相信在未來都會全面鋪開,無人化一定是未來的趨勢,成為商家們的標配,也正因如此,失去了競爭優勢。基于此,今天備受追捧的無人零售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了零售業的常態,需要在過度的競爭中通過商品、服務等差異化的策略來獲得壟斷地位,這個時候就真正開始賺錢了。任何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新鮮事物恐怕都是“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