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140.9, 0.09, 0.06%)旗下的阿里影業,日前宣布了自己的轉身計劃。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俞永福表示,阿里影業將通過構建用戶觸達、商業化和內容產業化三大新基礎設施,以互聯網+賦能電影產業。電影產業是感性和理性的結合,既需要創意故事、獨特表達這
阿里巴巴(140.9, 0.09, 0.06%)旗下的阿里影業,日前宣布了自己的“轉身”計劃。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俞永福表示,阿里影業將通過構建用戶觸達、商業化和內容產業化三大“新基礎設施”,以“互聯網+”賦能電影產業。“電影產業是感性和理性的結合,既需要創意故事、獨特表達這些感性元素,也需要**的用戶觸達、內容制作和商業變現的理性建設。”俞永福說。
在業界看來,阿里影業的選擇在很大程度出于財務壓力。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根據2016年財報顯示,阿里影業的收入為9.046億元,同比增長243%;全年歸屬股東的凈虧損為9.59億元,其中包括阿里影業主控的電影《擺渡人》票房不及預期。但俞永福卻講出了“新意思”,所謂賦能電影基礎設施,其實就是將阿里系互聯網入口產生的數據與電影產品相連相通,其中,運用大數據提高電影宣傳發布效果就是**代表性的案例。俞永福表示:“用戶觸達的基礎設施是為了更好地理解用戶,更好地連接觀眾與內容,包括大數據宣傳推廣和智能發行。阿里影業從數據角度分析影片的潛在觀眾,并根據不同類型的觀眾群體,按照用戶細分、逐層遞進的方式推廣。”他舉例說,影片《一條狗的使命》利用大數據宣發,在制片成本只有2200萬美元的情況下,獲得了6億元國內票房。
另一方面,依靠天貓和淘寶在內的零售平臺和螞蟻金融在金融領域的“超級入口地位”賦能電影基礎設施,也意味著基于電商、金融、內容生態的模式創新,為內容創作者帶來更多貨幣化通路,例如衍生品開發、IP授權和植入等。俞永福表示,拿衍生品開發來說,《碟中諜5》衍生品收入1000萬元,《星際迷航》3000萬元,但影劇聯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銷售收入達到3億元。
此外,基礎設施還包括在線購票平臺。阿里影業的財報顯示,其虧損的另一主要原因來自阿里影業對在線購票平臺淘票票的市場推廣支出有所增加。不過,在線購票平臺也有其自身價值,平臺一旦做大,將直接推動影片的宣發和推廣。正因如此,阿里影業繼續發力,本月初以12億盧比收購了印度第二大在線票務平臺TicketNew。
不過,對于自己生產內容的阿里影業來說,既做生產商又做服務商使其面臨巨大挑戰。俞永福向
石家莊網站建設表示:“阿里影業不會把內容量做得很大,不會把擴量作為做內容的目標與核心。”但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對此坦言:“未來,傳統影業與互聯網影業還是會相互競爭,由于電影行業很小,大家做著做著就做成一樣的公司了。”
此外,阿里影業還要面對其他互聯網影業的挑戰。樂視影業CEO張昭表示,樂視影業的商業模式也是“以用戶為源,IP為根,影視為用戶媒介”,在此基礎上進行**營銷實現變現,并放大品牌價值,促進衍生價值的增值。這幾乎與阿里影業的選擇不謀而合,但考慮到“超級入口”并未完全集中在阿里巴巴手中,預計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互聯網+電影基礎設施”的模式將百花齊放,催生多種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