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營收同比增長421%,凈利潤同比增長615%,陌陌用一份氣勢如虹的一季度財報,宣布了自己轉型視頻社交戰略的成功。不久之前,另一家同樣借助于短視頻、直播重回舞臺中央的迷途巨人微博也發布了自己的2017年Q1季報告,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微博的月活用戶超越Twi
凈營收同比增長421%,凈利潤同比增長615%,陌陌用一份氣勢如虹的一季度財報,宣布了自己轉型視頻社交戰略的成功。不久之前,另一家同樣借助于短視頻、直播重回舞臺中央的“迷途巨人”——微博也發布了自己的2017年Q1季報告,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微博的月活用戶超越Twitter,高達3.4億,接近陌陌(8520萬)的4倍,然而凈營收、凈利潤卻被后者雙雙超越(2017年一季度陌陌的凈營收達到2.652億美元,凈利潤9070萬美元;相比之下,微博同期的凈營收和凈利潤分別是1.992億美元和4690萬美元)。以APRU值來計算,陌陌的賺錢能力在微博的四倍以上。
為什么微博與陌陌的用戶變現效率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微博、陌陌的營收結構都比較單一,前者85%的營收來自于廣告,后者80%的營收來自于直播服務。從可持續性上來看,廣告與打賞哪一種的潛力更大?當獨立直播平臺紛紛凋零,依附于原有社交體系的微博、陌陌誰能夠走得更遠?
“微博的核心戰略還是要保證在社交媒體平臺領域的領先,其次才是社交媒體里面秀場直播這部分的變現。如果兩者之間有沖突,我們寧可優先選擇做好平臺。”微博CEO王高飛曾經解釋過秀場直播在微博中的地位。
在王高飛看來,直播雖然變現效率很高,但畢竟只是一種產品形態,微博更愿意選擇先把平臺做大,而不去過多介入直播、游戲這些高現金流產品。 從收入構成來看,微博的廣告收入主要來自于系統內網紅、自媒體、MCN和系統外的品牌、效果廣告投放,相比之下,用戶付費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與微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陌陌的營收主要來自于410萬人均消費350元的直播付費用戶。未來陌陌營收增速主要取決于ARPU的提升和付費用戶的增長,2016年Q3、Q4陌陌直播付費用戶環比增長分別為****、34.6%,2017年Q1已經下滑到了17.1%,而一季度陌陌直播的用戶的增速已經下降到個位數。
伴隨著付費用戶增速的放緩,陌陌旨在提升ARPU值的運營行為正在不斷加碼。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在去年11月公布Q3業績之后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唐巖表示“除了例行的每月的‘哈你之星’活動,可能對ARPU的提升稍微有些幫助之外,我們還沒在提升ARPU方面進行過度的開發。”,如今**男女主播賽、陌陌金曲夢想賽等激發粉絲守護欲、刷星光值的活動正在越來越多,無疑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土豪”們的ARPU值。
相比于其他直播平臺,根植于LBS陌生人社交之上的陌陌流量分發更加分散和本地化,2016年Q3時有40多萬月收入1000以下的“長尾主播”,這些長尾主播,只需要不多的打賞就能和用戶互動很久,這種體驗感比給頭部主播打賞幾千元來的性價比更高。
而從收入貢獻上來看,這個少女不太冷這樣的頭部主播貢獻了大部分,而40多萬“長尾主播“除了提高陌陌的社交粘性之外,其變現要通過其他途徑來實現。而且,在對用戶時長的爭奪中,“長尾主播”與職業主播之間是一種互相競爭的關系,就像是舞池中央的表演者和酒吧角落里一對一的“私聊者”之間的關系。
“無論直播貢獻多少,微博的直播戰略出現失誤,應該開發、開放直播接口做生態,而不是戰略投資某個直播公司。”有投資者認為,直播之所以未能“點亮”微博的財報,是因為戰略失誤。
其實不然,微博深知,作為一個注重信息傳播效率的媒體平臺,秀場直播這種長時間沉浸式形態對于信息流并無好處,所以通過“外掛”的方式來做,與之相比,微博故事這種15秒的短視頻被提升到了信息流的頂部。
在微博的產品矩陣中,直播作為一種傳播形式而存在,以人民日報為例,短視頻預告——直播預告——發布直播——實時剪輯——用戶引流——后期混剪是一條“一魚多吃”的**傳播鏈條。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在微博的廣告戰略中,直播僅僅作為一種視頻廣告的形式而存在。
在一下科技聯合創始人雷濤看來,秀場是一種小眾需求,“未來80%的互聯網用戶都是直播用戶,可能只有5%是秀場用戶。”而移動直播的盈利模式,也將不再限于變現能力*強的打賞、賣貨,而是從視頻網站、移動游戲等奪下來的廣告收入。
問題在于,“廣告主的認識是滯后的,現在是早期市場,早期市場的特點是隨機性比較強,會把直播當成營銷方式的一種,還沒有專門的預算。”雷濤預計直播廣告兩年后才會迎來爆發期。一直播在移動營銷廣告方面的占比已經超過50%。
微博將直播視為整合視頻社交廣告的一部分,陌陌則將直播視為其視頻社交戰略的一部分。陌陌重新強調“社交為本”,或許是因為它已經意識到秀場直播只是門天花板很低的小眾生意,它不愿意投資人將它和移動版YY畫上等號。
在陌陌的泛娛樂、泛社交矩陣中,直播是作為一對一關系建立“入口”性質的存在,除了短期為財報增光添彩之外,還寄托著更為長遠的價值。只是在短期營收與長期戰略之間,如何平衡考驗著管理層的智慧。
而當越來越多的用戶抱怨信息流廣告“強奸眼球”的頻率已經不堪忍受(在微博小秘書發布微博財報的微博下面,獲贊*多的一條評論是:用戶體驗卻越來越差)時,當微博用戶增量放緩,如何進一步提高用戶ARPU值也是微博面臨的頭號問題。
微博與陌陌在賺錢能力上面的懸殊,歸根到底緣于道路選擇的不同。是短期變現還是長期布局?不同選擇的結果今年就應該能初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