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私人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的非接觸式電子錢包應用系統提供商,占據當地70%以上的市場。易通卡既是公共交通的“錢包”,還可以在加油站付錢、在便利店買單、在餐廳消費以及支付電子道路收費等,日均交易超過800萬筆。為了使這些交易數據發揮應有的價值,易通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德明找到了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希望能在云計算平臺上,搭建一個普惠的數據分析平臺,讓多達數萬家新加坡中小企業受惠,同時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四五年前,做數據分析是一項昂貴的投資。隨著云計算的普及,數據分析變得更加普惠可用。”李德明對
石家莊網絡優化說。他希望能借助阿里云的平臺和技術,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數據分析模型,讓易通卡累積的大量數據“動起來”。按照今年1月達成的合作備忘錄,三方將設立平臺幫助易通公司優化數據分析,掌握用戶屬性,提升企業和個人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些數據分析的結果也可以提供給易通卡的合作商家,讓小到一個便利店也能依據數據分析制定商業決策。
無獨有偶,馬來西亞政府發布了“數字馬來西亞總體規劃”,也把數字經濟當作增長“新動能”,計劃到2020年成為在信息通信技術領域領先的亞洲**之一。今年3月底,首期阿里云計算及大數據技術認證培訓緊鑼密鼓地展開,30位在馬來西亞各大企業工作的程序員搶先報名,他們都希望通過專業培訓趕上云計算的快車。
袁子能來自馬來西亞一家知名軟件公司,從業17年的他目前擔任系統工程主管一職。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到阿里云在馬來西亞開設專業培訓,袁子能在**期就報名并得到公司推薦,去學習阿里云的產品和技術。技術普惠需要人才先行。馬來政府計劃在2020年培訓2000名大數據科學家和1.6萬名專業人才,但目前這一數字僅為300人。由于地區及產品差異,中國國內培訓課程并不能直接翻譯采用,阿里云培訓課程進行了很多本地化工作,讓培訓更加貼近本土需求。袁子能已經迫不及待想把阿里云的培訓課程推薦給同行:“云計算是大勢所趨,這個全新戰場需要更多專業人士。”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機構和阿里云計劃每年至少培訓1000名學員,為云計算行業儲備技術人才。阿里云副總裁喻思成表示:“這些項目不僅能輸出云計算技術人才,更重要的是幫助馬來西亞建立滿足本地企業發展需要的‘馬來西亞云計算’生態系統,建成云計算基礎設施,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從提供云計算技術到培育儲備當地科技人才,阿里云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雙管齊下,帶動了當地電子商務和信息技術領域的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