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打假投入上不封頂,這是馬云在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的時候就曾說過的話,我不擔心阿里巴巴的零售規模,我擔心的是保護知識產權,如果保護不好,它可能會發展成阿里巴巴的癌癥,甚至為中國的互聯網種下毒瘤。 現在,阿里巴巴的做法印證了這一思路。近一段
阿里打假投入上不封頂,這是馬云在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的時候就曾說過的話,“我不擔心阿里巴巴的零售規模,我擔心的是保護知識產權,如果保護不好,它可能會發展成阿里巴巴的‘癌癥’,甚至為中國的互聯網種下‘毒瘤’。”
現在,阿里巴巴的做法印證了這一思路。近一段時間,為了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和品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阿里巴巴在治理打假方面不斷增加投入、加大力度,對制假售假不法商家的零容忍態度也令輿論關注。面對難治理的假貨“頑疾”,阿里巴巴也不再單干,繼二月底提出“效仿酒駕治理”、呼吁相關部門加大刑罰力度之后,近期開始聯合品牌方,三方合作共同打擊假貨。
4月12日,阿里巴巴打假聯盟正式對外發布了《聯合公報》,當天打假聯盟中的30家全球品牌成員均出席了發布會。所有參與者在會上明確提出,共建一個全球24小時無時差打假共同體,這份《聯合公報》也是目前全球范圍內首份聚焦打假議題的公報。
“線下假貨沒解決,你怎么可能靠電商平臺解決這個問題,這不是阿里巴巴憑一己之力解決的事情,這需要阿里巴巴、權利人、**一起做。”法國貝德瑪公司首席法務官王莉萍表示。
由于海外購的興起,越來越多國外品牌走進中國市場,備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貝德瑪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樹大招風”這四個字在制假售假者眼里卻被“活學活用”,隨著貝德瑪在中國的暢銷,逐漸有假冒偽劣的貝德瑪產品流竄于市場上。
據王莉萍向
石家莊網絡優化介紹,2016年5月,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與貝德瑪、深圳警方合作,查處了一處制售假冒貝德瑪卸妝水的窩點,抓捕犯罪嫌疑人3名,總涉案金額超過100萬元。2016年10月,阿里巴巴再次與貝德瑪合作,先后在甘肅定西、江蘇沭陽、廣東廣州刑拘4人,查處假冒貝德瑪卸妝水共計4363瓶。更加驚人的是,經過警方的進一步深挖,還在東莞某印刷廠查扣假冒貝德瑪商標標識20180個,刑拘兩人。
不僅是化妝品容易出現假貨,電子消費品也難逃這一劫。小米科技安全部打假維權負責人劉艷霞在采訪時介紹,小米也是假貨的“**”受害者。“2016年小米一共鑒定了110多萬臺小米手機,其中有96000多臺確定是假冒產品,比例將近10%;另外,截至2016年11月30號,小米與阿里巴巴聯合查扣的假冒產品,包括手機配件、移動電源等等,總數共計高達26萬多個,相當于26萬件冒充小米的假貨在銷售。”
看到這樣的假貨比例,不免讓人心驚,居然有這么多小米手機和移動電源等產品都存在假冒偽劣的情況,消費者很可能買到了 “李鬼”版的小米。懂懂筆記回想一個細節就理解了,為什么不久前馬云在微博上呼吁打假,雷軍很快在人大會上公開附議,原來小米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然而,貝德瑪和小米還只是個別實例。據《2016年阿里巴巴平臺治理年報》披露,
石家莊網絡建設消息2016年阿里巴巴協助警方抓獲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880名,搗毀涉假窩點1419個,破獲案件涉案總金額超多30億元。
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到,假貨已經像馬云所擔心的那樣成為了經濟社會的“毒瘤”,而每年因為假貨遭受到聲譽損失、經濟損失的品牌方和商家也是不計其數,這也讓他們對制假售假者深惡痛絕,憋著勁要反擊。
而阿里巴巴成立的大數據打假聯盟,成為這些品牌和商家維護自己權益打擊制假售假的有力支撐。據了解,聯盟里的30家成員在4月11日就進行了一整天的閉門磋商,并且達成了“抱團打假”的共識。
他們認為,全球化趨勢正在進一步加速商品和服務在世界各地的分發與流動,傳統的單一打假模式已經不足以應對挑戰,未來應該讓品牌權利人、電子商務平臺、執法主體聯合起來,亟待全社會“像抓酒駕一樣打假”,共同為實現一個更加健康美好的商業環境和社會環境而努力。
面對聯盟成員的呼吁,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強調:“假貨是人類社會的頑疾,打假是跟人性黑暗面的持久戰,阿里巴巴愿意貢獻十余年的打假經驗與全世界的有識之士戰斗在一起,以數據技術下的新模型為驅動,共同打擊假貨侵權,為改變整個社會的生態而努力,*終實現讓假貨無處藏身。”
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制假售假者的科技水平也在提升,并且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躲避調查,堪稱是狡兔三窟。因此,阿里巴巴的相關部門發現,打假也不能一成不變,在以往打假經驗的基礎上,他們也需要運用更為先進的技術。今年1月16日,阿里巴巴為此成立了全球**大數據打假聯盟,邀請了國內外數十家知名品牌加盟。
實際上,作為打假聯盟的發起人,阿里巴巴在打假方面一直沒有停止過努力,馬云當年承諾的阿里巴巴“打假上不封頂”,現如今已為品牌方和商家有目共睹,而且技術也早就成為他們打擊制假售假的利器。據了解,阿里巴巴此前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專業打假隊伍,每年投入超過10億元,目的就是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數據模型對制假售假進行主動防控。
在實際的打假過程中,阿里巴巴與聯盟成員一致認為,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力量將是克敵制勝的有效武器,也是制假售假分子的“照妖鏡”。據了解,基于阿里巴巴在大數據方面的積累以及數據建模對不良信息的防控,阿里巴巴已經多次與警方聯合破獲了數十起制假售假案件。
在《聯合公報》發布現場,阿里巴巴通報了一起利用大數據破獲的假貨大案。這起假貨案的受害方就是籃球迷們耳熟能詳的斯伯丁(Spalding),作為NBA比賽官方指定用球,無論是銷量還是用戶口碑,斯伯丁都是籃球品牌中的佼佼者,這也讓它成了制假售假者眼中的“搖錢樹”。
據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知識產權保護總監葉智飛介紹,阿里巴巴與斯伯丁合作開展神秘抽檢,根據大數據手段確認了某家網店在售假,并鎖定了涉假嫌疑人及線下窩點位置,評估了刑事案件的打擊條件。在斯伯丁權利人線下調查核實確認窩點位置后向警方報案,三方共同發起線下打擊,現場查獲涉嫌假冒斯伯丁籃球和某知名品牌足球共計2907只。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大數據的進一步擴展分析,有關部門還追查到了制假售假的上游供應商。*終,阿里巴巴協助警方輾轉蘇、廣、贛、閩4省6地執法,歷經4個多月,查處銷售窩點2處、倉儲窩點3處、破獲籃球、足球生產工廠3家,刑拘8名犯罪嫌疑人,查獲17380個假冒籃球、足球,涉案總額超過2500萬元。
大數據打假確實是一個有力的武器,但也需要注意很多問題,比如打假數據需要做到**,避免“誤殺”。葉智飛指出:“阿里巴巴大數據根據商家發布的商品信息數據、消費者的反饋數據(包括投訴、評價等),以及物流數據等,都是構成阿里巴巴大數據的來源,都是日常監控中能夠運用到的。”
但是,由于很多制假售假者所提供的個人信息、店鋪信息、地址等都存在虛假的情況,很難進行甄別,所以云計算的應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總體的邏輯就是精確匹配,之后還要進一步賦能,讓品牌方關注的數據通過互聯網工具的方式,賦能給品牌方使用,降低大數據使用門檻。”葉智飛進一步介紹。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根據此次發布的《聯合公報》,阿里巴巴將搭建多方參與的合作平臺,以信息化和大數據為支撐,協助執法部門、電商平臺、權利人等發揮自身優勢,開展線上線下的打假合作。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王莉萍認為,淘寶作為**的電子商務平臺,因為有商家賣假貨被人非議,其實是正常的,這并不是阿里一家的問題。如今,阿里巴巴率先成立了大數據打假聯盟,將分散在各地各時區的打假主體統合起來,打破了各自為政的舊有業態,是一記有力的重拳。雖然打假任重道遠,但或許阿里巴巴這一舉措能夠成為全社會打響“武裝”打假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