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傳聞已久的阿里與某線下零售巨頭合作落地了,最終牽手的不是大潤發而是擁有大半條上海南京路的百聯集團。 今天,馬云親臨發布會致辭:其實我最近參加集團內部的商業合作已經很少,但這次顯得尤為的重要。今年是阿里打造新零售的元年,上海百聯是阿里選
終于,傳聞已久的阿里與某線下零售巨頭合作落地了,*終牽手的不是大潤發而是擁有大半條上海南京路的百聯集團。
今天,馬云親臨發布會致辭:“其實我*近參加集團內部的商業合作已經很少,但這次顯得尤為的重要。今年是阿里打造新零售的元年,上海百聯是阿里選擇的**個*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過去阿里專注在速度、專注在創新,但是未來我們希望能夠專注在高度,在創新的高度上面與上海一起共同探索未來。”可見,阿里對于此次聯姻的重視程度相當高。
阿里為何如此看重新零售?
首先,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衰退,電商的滲透率也慢慢接近飽和。據阿里財報顯示,**一季度的新增活躍用戶同比增速降至5%以內,這意味著電商的用戶紅利基本結束,未來即將進入到存量博弈,比拼效率和用戶體驗的階段。
其次,實體零售的比重仍占據主流。今日資本的徐新曾分享:電商去除掉汽車和加油站兩個品類,實際的滲透率達到了20%,但線下零售仍占據80%的主流位置。阿里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必須去挖掘線下零售的增量機會,而不是在電商存量中尋找空間。馬云在演講中還提到:打擊傳統零售不是阿里的目的,作為一個平臺,*主要的價值是賦能別人。所以阿里擁抱新零售,要將新技術新理念新工具附能給線下的零售合作伙伴,提升他們的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實現共贏。
另外,線下零售的核心資源是掌握了門店,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線下流量,并且能提供用戶親身體驗,更好的導購服務,并且有場景化消費的特點。而這正好也與電商的價格透明、個性化推薦、快捷支付、送貨上門等優勢能形成有機的互補。兩者結合也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線下體驗與線上購買的綜合式體驗。
所以新零售代表著未來的線上線下融合,電商與零售的融合,技術和實業的融合,傳統和創新的融合,過去和未來的融合——這也符合天貓CEO張勇對于新零售的更深層次的理解。本質上,阿里試圖創新性的通過尋找新的增量,去解決存量所面臨的問題。即通過線上線下全渠道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能更好的服務消費者,另一方面附能傳統零售,引入到新零售的生態體系中來共同成長,*終也尋找到了阿里增長的新引擎,這**是解決問題中升維思考的非常精妙的一個思維邏輯。
密談8個月,為何鐘情百聯?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百聯集團本質上是一家以上海為中心,區域規模和影響力**的零售商,其**范圍內擁有4700多個網點,其中3300個在上海,也是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擁有的大型零售企業。百聯集團不僅坐擁半條南京路(包括**百貨、永安公司、東方商廈、**八佰伴等),還擁有消費者熟知的世紀聯華、華聯吉買盛、聯華超市、快客便利等超市便利店品牌。
阿里選擇百聯看重其重要的江湖地位,它占據了中國零售業**有活力、購買力和市場輻射力的上海。而上海的零售基因無疑是***強的:這里有著****的品牌資源,有***活躍、**購買力的消費者。在這個互聯網和大數據改變世界的時代,南京路是**的新零售試驗場,上海也將再領中國商業新方向。所以一旦上海成為新零售試點的標桿,對影響**的零售格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到時候阿里新零售的模式期望更多的實現地域復制,將事半功倍。
另外,阿里也期望借勢百聯,鞏固其在一線城市的地位。因為上海是消費升級的重要驅動城市,它的勝負手將直接影響新零售的戰局。記得當年打車市場軍備競賽,滴滴霸占北京,快的坐穩杭州意圖占領上海,雄霸華東市場,滴滴天使投資人王剛擔心快的占領上海市場,與滴滴形成南北割據一方之勢,他不惜一切代價建議程維增加上海市場的預算,甚至自己親赴上海了解一線的競爭格局演變。此外,我們也關注到近期電商的軍備競賽轉移到了生鮮和快銷品這種高頻的品類,而上海巨大的消費潛力也成為了電商巨頭必爭之地,可見上海之于阿里新零售的重要戰略地位。
另一方面,百聯與阿里的戰略合作,也意味著南京路在中國商業進程中的又一次自我革新和領跑。新零售是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將“人、貨、場”等傳統商業要素進行重構的過程,包括重構生產流程、重構商家與消費者的關系、重構消費體驗等。百聯也將利用阿里的整個生態體系、通過大數據新技術完成重構,達到每一個消費者的可識別、可觸達、可洞察、可服務。此舉必然是多方共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