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除了各家互聯網公司的HR想盡辦法在年會上出風頭外(對,說的就是企鵝某個事業部最近在年會上的低俗活動),另一個容易引發外界關注的就是各種報告了。這不,作為國內擁有最強大數據處理能力的滴滴就在昨天下午聯合財新傳媒發布了《2016智能出行大
每到年底,除了各家互聯網公司的HR想盡辦法在年會上出風頭外(對,說的就是企鵝某個事業部*近在年會上的低俗活動),另一個容易引發外界關注的就是各種報告了。這不,作為國內擁有*強大數據處理能力的滴滴就在昨天下午聯合財新傳媒發布了《2016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
先來看看報告中一些有趣的內容:
1、西安擁堵指數****
長庚君以為,這份報告的權威之處在于整合了滴滴平臺與優步平臺的所有數據。滴滴的報告說,今年平均車速下降幅度**的城市為麗江、嘉興、三亞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霧霾問題,土豪們都紛紛去麗江、三亞置業了,所以也為這幾個地方帶來了擁堵問題。
作為一名生活在首都吸霾的綠蘿,經常聽身邊的朋友把首都比做“首堵”,但是看到滴滴的這份報告后,長庚君還是深深的感到欣慰。原來,**堵車*嚴重的三個城市分別是西安、重慶、石家莊,其次才是北京。以后在首都遇到堵車,想想西安人民,應該會覺得非常幸福了吧。
2、京東成加班重災區 樂視也很拼
談完了堵車,再來看看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加班。
滴滴在報告里面說,2016年京東成為了互聯網公司中的“加班**”,平均下班時間*晚。360和阿里巴巴分別排第2、3名。需要注意的是,今天處在風口浪尖遭受廣泛質疑的樂視員工們也很拼,在排名中名列第十名。
一向以苦逼著稱的創業公司卻沒有哪家公司入榜,不知道是不是創業的諸位不夠勤奮,希望明年可以有創業公司入圍名單。
當然,長庚君**的心愿還是每年加班*多的Top10互聯網公司名單能夠常換換。畢竟員工們不是螺絲釘需要越擰越近,適當的放松可以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京東的各位同學們要注意身體哪。
雖然媒體工作者不用像京東的員工那樣玩命加班,但是苦逼程度卻絲毫不差。報告顯示,傳媒從業者深夜(22:00-凌晨4:00)出行的訂單占比更高,是深夜里候機廳、候車室、酒店大堂的常客。而且有一半人早9點之后上班,超過一半人晚8點后才下班。
這份報告說明了什么?
西安*堵車,京東人加班*多,媒體人*苦逼,這些看似是編段子的好題材,但是報告出臺的背后卻是很多人的心血,甚至用到了中國目前***的大數據處理能力才實現。
看完報告,長庚君覺得智慧出行這件事情絕不僅僅是招募一些司機和車輛,然后上路拉客那么簡單。如同滴滴的**技術專家章文嵩透露的信息,滴滴現在每天的定位軌跡數據就已經達到了70T,處理的數據更是高達2000T,每日的峰值訂單量已經超過了2000萬。
這些數據看似枯燥,但背后卻對技術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2000T的數據處理是什么概念?一些中等規模的互聯網公司1年也用不到這么多的運算資源和處理技術,而這只是滴滴每天需要處理的數據量。
據長
石家莊網絡優化了解,今天市場上那些打著大數據云計算概念的巨頭們,目前還沒有一個能夠做到這么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
前不久,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云來就在感嘆,“大數據時代”的*關鍵的是如何處理數據,他認為新的數據產生是個很自然的過程,但”存儲”、“處理”是很關鍵的。
從這個角度看,這份報告也是對市場上唱衰滴滴聲音的一份有力回擊。試想一下,在智慧出行這個行業中,如果你要同滴滴競爭,建立一個撮合司機、乘客的平臺,并不是門檻,但是如何能在數千萬訂單規模的基礎上,提高運營效率,就需要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如果做不到這點,造成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車輛和司機很多,但是他們卻接不到訂單,或者乘客無法坐上*近的車輛。
前段時間,長庚君多次體驗了某某專車才發現,那家公司竟然還是采用原始的人工調度方式,而叫車后的平均等待時間基本在15分鐘以上,查閱公開數據后發現,那家公司的運營車輛并不少。而滴滴目前叫車的平均等待時間已經可以做到3分鐘左右,這就是原始的人工調度方式與**的大數據匹配之間的差異。
就像章文嵩說的,挖掘海量司乘軌跡大數據,結合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實時給出**路徑規劃,降低人們出行時間成本。目前滴滴熱力圖可以動態預測未來15分鐘的需求,提前引導司機開往需求密集區域,提升司機每小時成單量和乘客用戶體驗。
所以說滴滴這幾年真正樹立行業壁壘的不是拉攏了多少運營車輛,也不是補貼爭取了多少司機,而是通過這些手段建立了一套目前國內*強的數據處理系統,這才是滴滴的老本,也是滴滴*無可撼動的地方,更是可以令這個領域的對手洗洗睡了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