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這一新功能的邏輯非常簡單。題主付費提問,博主收錢回答并自動推送到關注者 timeline ,誰要是對博主的回答有興趣,請先掏一塊錢圍觀,而圍觀的收入由博主和題主平分。 細細比較,他和果殼的分答、知乎的值乎以及脈脈的業問,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非
微博這一新功能的邏輯非常簡單。題主付費提問,博主收錢回答并自動推送到關注者 timeline ,誰要是對博主的回答有興趣,請先掏一塊錢圍觀,而圍觀的收入由博主和題主平分。
細細比較,他和果殼的分答、知乎的值乎以及脈脈的業問,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非要說有不同的話,大概就是微博沒有采用語音的形式,微博的語音直播產品,直接交給了其戰略投資的紅豆live運營。
針對為什么不在微博問答里做語音,CEO王高飛表示,因為語音沒法檢索降低了傳播率。這句話翻譯一下,可以解讀出微博不屑于用語音形式玩付費問答的意味。畢竟語音只便利了答主,對于粉絲和提問者來說,掏錢聽大V幾十秒的語音,一次兩次是朝圣和好奇驅動,三次四次是慣性迷戀,五次六次之后,就只有審美疲勞了。
對不起,你是個大V,你的聲音很好聽,你的這個問題題目看起來也不錯,但是我真不想打開一堆亂糟糟的語音了,何況要讓我掏錢。
微博問答從一開始就默認大V只能用文字回復,是因為他有這個底氣。在微博平臺上,月閱讀量超過10萬的頭部用戶有34萬,閱讀量超過1000萬的超級頭部用戶有1.5萬,這些微博平臺*受關注的內容生產者——大V,牢牢運轉在微博這套體系之下。
而其他沒有自有平臺的付費問答產品,請一個大V入駐難,讓大V分享難,讓大V持續分享更難,只能用語音這種形式誘惑了:來我們平臺吧,您動動嘴就行。
所以微博慢一點做付費問答似乎也沒什么關系,就像網易直到2014年才布局移動手游,但卻后發制人威脅到騰訊的地位一樣。擁有平臺效應之后,微博選擇坐下來先看看形勢,讓先吃螃蟹的人趟過幾個坑,隨后才補位。
補位也不能太慢,讓別的平臺搶走大V就不好了,搶走大V,就是搶走微博的錢。畢竟付費問答也是微博內容形式非常重要的補充,能帶來流量,更能直接像商品一樣轉化成錢,這比賣小廣告的生意,更令納斯達克的投資人喜歡。
微博平臺優勢的另一面,體現在其IOS客戶端的交易系統直接繞過蘋果商店,微博問答毫不隱晦地采用支付寶結算。
IOS客戶端,微博問答直接繞過蘋果官方商店采用支付寶付費
按照IOS客戶端規定,虛擬物品,例如電子書,游戲道具,虛擬積分之類的購買,必須使用蘋果內購,否則將會遭遇通不過審核、下架乃至封殺。
此前幾乎所有知識付費產品,都要臣服在蘋果商店的淫威之下。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以知乎為例,用戶在使用IOS客戶端付費購買時,需要先通過蘋果內購系統購買知乎幣;而提問者在知乎 iOS app 內使用知乎幣付費提問、回答所獲得的收入,蘋果商店會分走 34%。
業內人士對36氪表示,蘋果商店漏掉微博的原因或許有兩種,一種是審核人員壓根沒有發現微博問答,第二種則有可能是蘋果商店和微博及支付寶合作,選擇性放開限制。36氪就第二種可能性咨詢微博公關,得到了模棱兩可的回復,“有可能”。
事實上,強如騰訊,在微信IOS客戶端售賣表情包時,也需要通過蘋果內購系統。
蘋果審核人員漏掉微博問答,大概率是因為微博現在包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長文章、圖片、短視頻、直播,影評、樂評、書評,吃喝玩樂、城市服務、理財、電商,以及剛推出的粉絲奪寶、眾籌、付費語音直播、付費視頻直播,統統集合在微博一個小小的客戶端上。
微博將要推出的付費視頻直播
微博現在是Youtube,是Instagram,是Twitter,是Tumblr,是Periscope,也可以是分答、值乎和業問。
事實上,微博這次做問答,沒有打出光鮮亮麗的知識付費旗號。他不怕破壞自己的社區調性,因為明星大V、八卦、私密獵奇,早已是微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不怕這個功能沒人用,大V足夠多,用戶也足夠多;他不怕蒸發冷卻效應,此前微博喂了那么多廣告也沒見用戶要跑,何況現在提供的是一個和偶像接觸的私密空間?
反觀別的主打付費問答的產品,要不然是平臺能力太單薄,嚴重依賴微信、微博等平臺傳播,要不然是產品自身黏性太弱,大V一跑,就喪失了活力源泉。
還是微博自己想的明白,付費問答只是個功能模塊,微博問答能掙錢就養著,不能掙錢,就像微博2012年曾推出免費問答平臺——微什么一樣,下架就好了,沒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