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分享可能是分享經濟中最大的一塊蛋糕,伴隨著電商興起,如今新舊物品的更替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展現在我們面前。二手交易未來會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它蘊含著無限的商機。而對姚勁波的58同城來說,閑置分享則成了這家公司最后的機會。 多線擴張下
閑置分享可能是分享經濟中**的一塊蛋糕,伴隨著電商興起,如今新舊物品的更替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展現在我們面前。二手交易未來會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它蘊含著無限的商機。而對姚勁波的58同城來說,閑置分享則成了這家公司**的機會。
多線擴張下的增長瓶頸
去年4月,58同城和趕集這兩家纏斗10年的分類信息網站宣布合并,原本以為結束戰斗的58同城,終于可以向更有想象力的線下生活消費業務拓展。但事與愿違的是,合并之后58同城并沒有看到想象中的增長。估值30億的趕集由于同質化的商業模式,給58同城帶來的只有短時間營收增長。新的平臺幾乎沒有產生商業模式的升級。
房產和招聘仍然還是是58同城的兩個風火輪,合計占該公司總營收的大約70%,排除來自競爭對手的影響,前者正遭遇*苛責的調控政策影響,而后者則由于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放緩導致的企業需求下降也不樂觀。
在58同城和趕緊合并之后,其股價**曾達到83.71美元,但合并之后的一年,58同城的股價經歷了滑鐵盧,截止成稿前只報收33.37美元。58同城這個神奇的網站已經不再神奇,很顯然,同趕集的合并沒有產生很好的化學反應。而不久前外界傳聞,58同城將實行全員“996”工作制,很大程度上也預示著這家公司遭受的巨大壓力。
“58同城以外,再造一個58”,姚勁波開始在各種場合透露出轉型的迫切。對58同城來說,其實這種焦慮正是來自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不僅需要的信息,更多還是服務。這就造成對分類信息網站的需求正在不斷下降,而深耕垂直類的服務則一個又一個如雨后春筍般興起。
基于此,姚勁波的解決辦法是借助58同城的品牌、流量、資金優勢打造垂直品類護城河,但合并后的58同城在向線下延伸布局垂直領域的競爭對手似乎都一個沒有解決。房產領域的搜房和鏈家,招聘領域的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汽車領域易車、汽車之家,二手物品中的阿里閑魚,可以說沒有一個是弱者。
而58同城的多線作戰,讓這家公司沒有形成**核心的優勢業務。當然,58同城并非沒有絲毫建樹,58到家、瓜子二手車等業務在58同城不計成本的重金投入背景下也獲得了一些不錯的發展,但這些業務卻很難支撐起一家上市公司的未來想象空間。
從單純模仿到模式升級
我們知道58趕集是美國Craigslist的模仿者,而據國外的分類信息網站中的數據,60%的流量來自于二手交易,在歐美**二手交易早已成為生活服務領域的剛需。對58同城來說,二手交易同樣也是這家平臺*重要的流量來源。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原先那種單純的信息模式早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在服務上的需求,所以58同城也順勢推出了二手交易平臺“轉轉”,寄希望能夠完成從單純的信息交易到平臺服務的提供者身份的轉變。
而近年來,國內互聯網的發展和消費升級速度不斷加快,分享經濟逐漸占據人們生活的重要的位置。《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6》里提到,2015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19560億元,參與提供服務者約為5000萬,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的總人數已經超過5億人,2016年中國閑置市場規模保守預計已達4000億。
在姚勁波看來,轉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場的巨大想象空間和58同城平臺的天然基因契合,已經足以引起這家公司的足夠重視。“轉轉是我們二手交易業務的升級,這個品類占我們的流量的10%-20%。轉轉將進一步擴大我們的用戶基數。如果我們把58看成QQ的話,轉轉可能是我們的微信。”
在姚勁波接受36kr的采訪時,他更是表示,“轉轉是一個有機會承載、嫁接 58 趕集所有業務的底層用戶平臺。”
不久前的11月12日,恰逢轉轉成立一周年,58同城也公布了關于這個新平臺的成績單,“發布物品的用戶數是2400萬,發布商品數量為4000萬個,用戶成交單量達1500萬單,交易總額突破70億元。”
轉轉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讓58同城在“尋找下一個增長點”上獲得了喘息之機,但這也頗有點孤注一擲的感覺。在升級轉轉后,58同城以PC端為主的二手業務已經全面暫停,而這也意味著58同城將會犧牲掉一部分利益來扶持轉轉的發展。
“三年內,轉轉不會考慮盈利”,58同城在發力轉轉時定下了這個目標。但在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市場中,轉轉的前面還有阿里巴巴的“閑魚”,而阿里也將“閑魚”看成是下一個增長點。所以即使58同城以不盈利為前提燒錢獲得市場份額,恐怕也難以獲得實質上的成效。而這對剛剛基本實現收支平衡的58同城來說,無疑將會形成一個不小的挑戰。
轉轉乏力背后的信任危機
如今的姚勁波對二手商品的市場前景可以說非常樂觀: “二手市場有多大,大家都在問這個問題?,F在中國逐步進入物質豐富的時代,如果二手物品被賣一次,那市場就和新品市場一樣大,如果二手物品被賣兩次,那市場就是新品市場的兩倍。”
但這個市場很難說未來會屬于轉轉,比起其**的競爭對手“閑魚”來說,轉轉從一開始就存在基因上的不足之處。58同城的基因在于信息分發,淘寶的基因則在于交易,而閑置物品*終落實基于信任的交易之上。
事實上,信任問題仍然是轉轉眼下**的困境。對分享經濟來說,信用體系就像水電煤一樣,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信任基礎建設,整個平臺的運轉效率勢必會大打折扣,規模也就很難做起來。
成立一年,轉轉雖然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相比**的競爭對手閑魚來說,這仍然不在一個量級之上,畢竟58同城在移動端對用戶的掌控力很明顯要遠小于淘寶。姚勁波其實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為了解決信任和流量的問題,58同城選擇抱上了微信這條大腿。
轉轉希望借助微信的社交關系鏈,增加用戶交易的信任值。根據轉轉的設想,微信會為交易帶來一定的社交信任,比如可以看到賣家有多少個好友,可以在APP中看到已經加入的微信好友,用戶可以選擇將自己發布的商品轉發到微信朋友圈。這種基于社交關系的二手交易傳播,又會幫助轉轉解決用戶量不足的問題。
但尷尬的是,或許是看到了二手交易對移動支付閉環帶來的推動作用,騰訊也上線了自家的二手交易平臺“閑貝”,這也給微信和58同城的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其實就算合作關系能夠非常牢固,這也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微信的社交關系鏈更多是一種熟人關系,而二手交易*根本核心在于撬動閑置物品需求,而這絕不是一種熟人關系的交易,就連姚勁波自己也承認了這個觀點。
姚勁波曾撰文談為何要做轉轉時,這樣寫到,“原生的C2C模式,無疑具備其天然的強大自生長能力,用戶只需要借助一個平臺就可以自發完成互動和交易。但由于陌生人之間較難建立連接的特性,讓C2C的交易當中,用戶很難建立信任與關聯。國內的二手交易沒有得以系統地發展,當中就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好的平臺。
而比起早一年發展的閑魚,轉轉在品牌認知上明顯差了很多,但更加令轉轉感到有心無力的在于阿里將淘寶和閑魚的打通。正如前文所說,二手閑置物品市場的興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電商的發展,而當你在淘寶上購買的東西,不再想要時,可以直接通過淘寶平臺一鍵轉移到閑魚上進行販賣。這種場景的天然融合是轉轉永遠也沒辦法實現的。而這歸根到底又回到了信任這個問題上來。
京東模式做閑置是**敗筆
對于轉轉來說,如何找到一條突圍之路顯得尤為關鍵。或許是京東和阿里巴巴的對標,給轉轉的的發展帶來了些許借鑒意義。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相較于阿里巴巴旗下閑魚的純平臺模式,轉轉將更多的重心放在了“自營”之上。
二手交易平臺上,數碼電子產品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大塊,據轉轉**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手機和數碼產品占比分別是17.5%和10.7%。而正是基于此,轉轉希望借助打造一個核心優勢的品類,從而*終促進其他品類的交易發生。
這被轉轉稱為“優品”業務是一種類似于C2B2C的模式。轉轉從C端消費者手中回收手機,由平臺自有檢測師進行品控,再以二手物品通過平臺集中對外出售。與單純C2C個體交易模式相比,58同城在優品手機業務上的模式顯然更重。
“轉轉”對于“優品”成色有著要求,品相要好,沒有損傷,電池電量要求80%以上。整個二手手機市場上,能夠達到“優品”成色的,不到三成。過去一年當中,他們完成了幾十萬只“優品”手機的成交。據了解,轉轉內部現在已有超過100個手機檢測師,未來轉轉還準備將優品從手機擴張到其他標準化類目。此外姚勁波在不久前召開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還曾表示想聯手小米,做一個小米產品的官方二手店。
但轉轉這種檢測并沒有獲得所有消費者的青睞,事實上此前在法治周末的一篇報道中,就曾有消費者質疑“平臺未經同意就擅自拆機”的行為,而在拆機之后,這位用戶的手機則因為未通過平臺質檢*終不被回收。
其實出現類似質疑的關鍵問題在于轉轉對手機的回收大多都是通過郵寄完成的。眼下二手電子產品回收在國內并沒有形成習慣,用戶對服務體驗的要求很高,對信任度的要求更高,因為諸如愛回收這類垂直的電子產品回收創業公司更多是選擇上門回收的模式。而為了建立這種信任,提供更好的服務,愛回收甚至在線下建立了規模不大的精品門店,覆蓋熱點商圈。
二手市場其實如果簡單區分,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交易平臺,連接買方和賣方,主要還是依靠流量和信息的生意。另一類則是做消費入口,前端連接賣方,后端則涉及回收、換新整個產業鏈。
轉轉其實是做了一個大雜燴,但兩種模式卻都做的不夠好。前者因為缺乏流量和信任基礎,轉轉沒辦法像閑魚那樣專注信息分享,而后者則因為沒有對產業鏈足夠深入,其實很難真正做大做強。轉轉將“優品”當成是二手閑置物品交易的突破口,但殊不知深耕平臺的閑魚,只需引入第三方質檢平臺就可以徹底將轉轉的這種模式扼殺在搖籃之中。
用京東模式做二手交易,如果只是專注某一個品類,那么即使做的很重,其實也能夠活的很好。但如果將整個二手交易都套用這種模式,那么無疑會是一個巨大的敗筆。對轉轉來說,改變58同城或許首先應該從思維模式轉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