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預測,未來10年、20年,電子商務將消失。南京市商務局、新華報業傳媒集團電子商務創新服務中心等單位12月910日舉辦的2016中國(南京)電子商務博覽會上,國內電子商務業界權威卻給出了另番結論。 電子商務增長空間巨大 資料表明,去年我國電商交易額已超18
有人預測,未來10年、20年,電子商務將消失。南京市商務局、新華報業傳媒集團電子商務創新服務中心等單位12月9—10日舉辦的2016中國(南京)電子商務博覽會上,國內電子商務業界權威卻給出了另番結論。
電子商務增長空間巨大
資料表明,去年我國電商交易額已超18.3萬億元,增幅達到36.5%。作為首批**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南京電商業發展也很猛,去年實現交易額8715億元,增長30.9%,其中網絡零售增長44.9%,增幅高于**11.6個百分點。
然而,經濟格局、商業環境、客戶、交易工具等的變化,讓人們看到了繁榮背后的隱憂。清華大學教授柴躍廷認為,“如果把電子商務定位于店鋪式的網購,可以說現在相對成熟了,未來10到20年可能會消失。”但作為電商交易技術**工程實驗室主任、**電商示范市專家組組長的他,同時認為電子商務**不只是店鋪式網購。作為生產消費流通過程中產生的新經濟活動,電子商務大發展的序幕正在拉開。
石家莊網絡優化消息答案就在增長空間上。柴躍廷說,即便在相對成熟的消費領域,電商所占份額還不足20%。而在農副產品、能源、原材料大宗商品領域,電子商務正在起步。而跨境電商,在進出口中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隨著國際貿易通道的完全打通,跨境電商一定會迎來爆發期。還有醫療、教育、旅游、交通出行等社會服務領域的電子商務,都已蓄勢待發。
業態創新求變不拘一格
電子商務業態自身也面臨改變。用蘇寧云商互聯網平臺公司副總裁鮑俊偉的話說,前十年是互聯網時代,后十年將是互聯網+時代。
本次博覽會上,網絡零售、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移動電商、產業電商等同臺亮相,顯示出生機活力。
以外貿B2B聞名的焦點科技,本屆博覽會上則以B2C新形象亮相,一下推出新一站保險、小小夢想家、常熟服裝在線3個電商平臺和產品。焦點科技副總裁李麗潔介紹,他們和有著30年歷史的常熟服裝城合作,幫助其順利“上線”,服裝城3萬家左右商戶大多成了網商,進貨銷售新增線上渠道。8月開通B2C功能以來,已實現銷售100多萬元。“擴大企業線上內銷的同時,將拓展國外市場。前不久我們在亞馬遜上開了2C賬號,已有知名服裝商戶準備試水面向海外的線上零售。”
去年2月上線的江蘇跨境電商服務公司,業務月復合增長高達****,1—11月完成出口35億元,業務模式就是利用跨境電商平臺優勢,為中小外貿企業提供通關、結匯、退稅、金融、物流等綜合服務。
第三方電商平臺將成主流
店鋪式網售前景堪憂,什么將是未來電子商務模式?柴躍廷給出答案:以產銷直接對接為核心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將成為主流。“直營平臺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進出差價,而第三方平臺是服務費、中介費、廣告。因此,電子商務未來發展一定是去中介化,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互聯、智能、服務化產品成主流形態。”
易觀國際是“互聯網+”概念首創者。聯合創始人楊彬表示,“用好互聯網、做好消費升級,就能讓難做的生意賺錢。”做新電商,必須做好產品、講好故事、用好工具,同時要粉絲、要互動。這方面也有成功案例,“湯團媽媽”去年銷售額達2.4億元,擁有95萬粉絲。芯片貿易商浙江明德借助“服務智能化”先聚粉再建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成就10倍業績增長。
作為業內新秀,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電商創新服務中心研發的新華大成,以電商一體化平臺服務商亮相博覽會。該平臺打通了PC、APP、微信三端,可實現按模塊搭建、自行組裝、一鍵發布等功能,把業務方向鎖定給線下企業提供一站式線上平臺外包服務,和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