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一個引人關注的話題。這里面,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有沒有故事可以講,二是有沒有地方讓你講,三是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第一個問題,我們必須承認,因為世界文化格局總體上在歐美強勢文化的控制下,所以很多中國故事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故事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一個引人關注的話題。這里面,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有沒有故事可以講,二是有沒有地方讓你講,三是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個問題,我們必須承認,因為世界文化格局總體上在歐美強勢文化的控制下,所以很多“中國故事”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故事并未得到有效傳播和國際認可。因為這些故事本身代表了一種傳統,在排斥傳統和“異類”的西方現代話語體系下,相關表達很成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的國際文化和話語環境,非常不利于中國講好自己的故事。當然,現在與冷戰時期的極端對立形態有所不同,中國和西方并不是**的“各講各的故事”,也不是完全不進行有益溝通。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努力來改變西方社會對中國的不了解。在日益多元的世界里,中國需要勇于表達、善于表達,讓世界開始學會乃至適應傾聽多樣的聲音。
第二個問題,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是沒有地方講自己故事的,比如上世紀70年代以前,我們還游離于聯合國之外。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逐漸融入到國際社會,包括加入重要的國際組織、雙邊組織。進入21世紀后,中國不斷拓展和建立新型地區性、國際性組織,由此帶來了更多的國際關注。所以,這個問題也是在不斷改變,逐漸向一個好的方向發展,我們開始朝話語舞臺的中心位置前行。
第三個問題就是如何去講“中國故事”、能不能講好這個故事?這里面,講故事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去年12月,我和美國國會訪問團到浙江杭州訪問,參觀了阿里巴巴集團總部。阿里巴巴集團本身是一個很好的“中國故事”,在總裁匯報室里面有一個5分鐘的展示,做得非常精致,采取了西方人比較習慣的個人角度切入,故事打動人心,講述過程也比較成功。
但故事不僅要講出來,還要注意是講給誰聽的,以及如何把“自己講”和“聽眾問”有效結合起來。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當時,在座的不是跨國公司老總,也不是來聽阿里巴巴集團介紹成功經驗的,而是美國國會議員,包括主管電子商務的人士。到了提問與交流環節,美國議會的代表們更多關注阿里巴巴集團對客戶信息的保護是否得力,對電子商務中出現的假貨、偽劣產品是否有比較好的防范措施,等等。這些美國國會代表關心的問題,阿里巴巴卻沒有準備好相關材料,所以提問環節出現了不少尷尬的情況。
這個小例子表明,在討論**軟實力中,首先要記住提高文化軟實力,其次要切記這是一個雙向的交流過程。我們需要知道聽眾是誰,他們的興趣點在哪里。它是一個***的表現過程,既需要一些技巧,也需要一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