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來,這個原本單身男女用以自嘲的光棍節,早已被網購所替代,成為個全民買買買的節日。然而,也必須認識到,歷年的雙11讓低價促銷成為電商的常態甚至是病態,注定不能長久。畢竟,用戶的好奇心總會消退,商家的積極性總會降低,電商行業也總會變得更加有序,理
自2009年來,這個原本單身男女用以自嘲的“光棍節”,早已被網購所替代,成為—個全民買買買的節日。然而,也必須認識到,歷年的“雙11”讓低價促銷成為電商的常態甚至是病態,注定不能長久。畢竟,用戶的好奇心總會消退,商家的積極性總會降低,電商行業也總會變得更加有序,理性且順應消費趨勢的電商節才是零售業的*終出路。如此一來,各大電商平臺今年都異口同聲表示要擺脫價格戰的單一維度也就不足為怪了,“消費升級”成為新的方向標。
零售變革、移動互聯技術和新生代用戶的需求,讓走過七年之癢的“雙11”今年有了諸多新玩法。這邊廂天貓走上時裝T臺,那邊廂蘇寧打造了個復古商業城,還有智能機器人、VR等“黑科技”輪番上陣。在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新玩法背后,折射出的是電商企業對于新零售概念的理解。這么多花樣,究竟哪些有效哪些只是銀樣蠟槍頭,就只有留待“雙11”后的
對于“雙11”購物狂歡節的感受,隨手記理財社區近日發起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13.9%的網友認為比平時省錢,對購物過程感到滿意;55.7%的網友認為雖然比平時省錢,但費時費力;13.6%的網友則表示存在欺詐,不滿意。
而對今年“雙11”,這份調查顯示,超九成網友仍有在今年的“雙11”期間網購的意向。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53.2%的網友表示已有中意商品,等待雙11降價購買;37.9%的網友雖暫時沒有網購的計劃,但活動期間優惠幅度大則考慮購買;8.9%的網友則表示不感興趣,不購買。
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雙11”的理解逐漸趨于理性,不再只注重價格,而是更加重視商品購買的必要性和個人需求程度。有網友坦言:對“雙11”已經不感冒了,如果是有需要的商品,平時該買就買了,“雙11”期間除了把抽到的紅包花了,其他的錢就不亂花了。
阿里巴巴CEO張勇日前在天貓“雙11”啟動大會上表態稱:“‘雙11’發展至今,我們已經不再把低價作為營銷點,價格是否有吸引力,讓消費者自己去判斷。我們有一套成熟的方法,現在的共同方向是讓消費升級。”
美麗聯合集團CEO陳琪日前也表示,“今年‘雙11’,我們不會把宣傳重點放在打折上,而是去幫你找到**看的衣服。你買對了才會好看,買錯了再便宜,也是錯的。”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徐雷則說,“超過1億的中產階級群體在消費中更加關注品牌、品質和服務。”
花樣百出“創新”背后的虛與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