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信息、用戶數據到小數據、大數據,當大數據真正實現開放共享,大數據的想象力將打破地域的邊界、行業的邊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騰訊公司法務部總經理江波在2016騰訊大數據合作與合規峰會上表示,如何合規使用數據,在用戶隱私、數據安全和大
“從個人信息、用戶數據到小數據、大數據,當大數據真正實現開放共享,大數據的想象力將打破地域的邊界、行業的邊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騰訊公司法務部總經理江波在2016騰訊大數據合作與合規峰會上表示,如何合規使用數據,在用戶隱私、數據安全和大數據產業發展之間尋求平衡,變得至關重要。
廣告和征信大數據應用*廣泛 騰訊大數據合規峰會聚焦行業潛能與風險
11月2日,2016騰訊大數據合作與合規峰會在深圳舉行。峰會邀請了來自政府大數據、企業大數據、大數據合規等方面的管理者、研究者和運營者參加,內容囊括**大數據戰略的宏觀解讀、地方探索,以及大數據在城市服務、廣告、征信、醫療等方面的實踐。與會者暢談大數據利用與合規問題,峰會成為連接產業發展、商業模式和法律合規的分享交流平臺。
大數據戰略:宏觀政策引領,地方政府、企業積極推動
“大數據已經成為‘十三五’期間**發展的重要戰略取向,并多次被中央領導在重要文件和講話中提及。”**促進大數據發展部際聯席會議秘書處的房毓菲介紹說,由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已經明確把大數據列為和物質、能源同等重要的資源,并涉及每一行業。
其中,推動產業發展,包括加快數據共享、開放、創新、應用都成為“建設數據強國,構建**競爭新優勢”所必須面對的課題,這也是《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對政府部門提出的任務。不僅如此,包括科學規范地利用數據,強化數據安全保障也是互聯網企業面臨的核心任務和挑戰。
在大數據創新探索過程中,數據創新應用為政府治理、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帶來巨大潛能的同時,也對大數據采集、流通和商用的規范方面提出挑戰。“數據交易還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包括權屬、權利主體和資產價值評估等,還有待研究。”房毓菲說。
從**戰略到地方實踐,大數據的應用項目呈現出蓬勃之勢。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主任洪雋介紹,深圳政府大數據應用——企業信用畫像項目,該項目是目前華南地區**的企業征信數據庫,整個數據量達6.3億條,涉及所有的監管、許可、審批、處罰、黑名單等。
企業信用畫像項目在節約成本,提高監管效率方面表現出獨特優勢。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比對,可以比較**地給企業畫像,快速定位風險企業,同時,還可以**地篩選出**企業,利于政府開展培優扶良政策,并對企業實現**監管,開創事后監管新模式。
除了政府,對大數據規?;M行使用的還包括企業,其中大數據和數字營銷生態就是其中之一。加和科技創始人尹子杰介紹,程序化廣告為大數據的使用提供了基礎條件。作為一線的數據廣告營銷者,尹子杰說:“當廣告可以被挑選時,數據才有價值和意義。”
如何實現被挑選?程序化廣告是數據營銷的一種,關鍵點是開放。相比過去的廣告購買和投放模式,廣告主通過平臺購買流量,在投放過程中由廣告平臺對于每一個廣告曝光進行選擇判斷,*終投放結束后,再把投放效果反饋給廣告主。整個投放過程中,廣告主對廣告投放施加的影響很小。
程序化是以數據為核心。廣告平臺需要花大力氣構建自己的數據能力,并完成**的廣告投放,而廣告主也才可以通過程序化獲得廣告投放影響。
另外,尹子杰提到,實現**的數據營銷需要具備四個標準,包括數據質量的衡量、數據安全的保障、數據鏈條的角色劃分以及多方的標準化協同。
大數據應用:廣告、征信、醫療廣泛運用,大有可為
目前,大數據在廣告和金融方面的應用*為廣泛和成熟。前者表現為大數據廣告**營銷,后者落腳于大數據征信。
中國廣告協會副秘書長周玉梅介紹,2015年我國廣告業的市場已經接近6000億規模,其中一半左右由互聯網貢獻。互聯網廣告的迅猛發展得益于大數據帶動的**廣告發展,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和應用,決定著廣告行業的深刻變革。由此,*核心的問題是合規和用戶的感受。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以及**人大有關信息網絡的其他法律,甚至包括《刑法》,都對個人信息保護做了規定。在法律規范內,怎樣把數據采集好、應用好,是一個需要解答的命題。周玉梅說,包括敏感信息與非敏感信息的界定,收集信息時的征詢同意和告知用途等問題需要制定行業標準。
周玉梅透露,中國廣告協會正在聯合**工商總局、**標準委等,推定出臺關于廣告行業標準的指導性意見,《意見》會提出建立廣告業的基礎標準、技術標準,還有廣告的服務標準、投放標準、播放標準、效果評價標準,以及廣告業經營主體的信用標準等。這些標準也將分為不同層次,其中包括**強制性標準和非強制性標準,行業標準,或者是團體標準等。
涉及到用戶信息采集問題,中廣協下屬的互動廣告分會去年發布了《中國互聯網定向廣告用戶信息保護框架標準》,目前已經有包括騰訊在內的眾多企業加入這個標準。
參與前述定向廣告標準起草的聚勝萬合戰略規劃總監周崧弢介紹,這個行業框架標準包括標識使用規范、用戶選擇機制、個人信息保護申明、去身份化指引等,具體涉及到用戶信息的**處理方法、用戶的授權使用方法等。
而大數據征信主要針對企業和個人。騰訊數據平臺部副總經理蔣杰分享了騰訊的大數據征信實踐,深圳華征大數據征信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登虎則分享了在征信領域如何通過大數據“還原真相”。劉登虎說,工商、法院、稅務以及行政管理部門等公共機構的信息,尤其是稅務信息對于企業畫像有著重要作用。針對個人征信,則需要通過模型對個人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其中包括消費數據、社交數據等多角度數據相結合。
在醫療大數據領域,與健康和疾病相關的數據的收集、挖掘和應用也給人帶來想象空間。北科生物總裁、聯合創始人劉沐蕓介紹,今天醫學上的**醫療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過去就是以組織器官水平診斷疾病,而今天我們用計算機的技術,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和突破對疾病進行診斷。
在**醫療中,多維度、多層級的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終會產生新的對疾病和健康的理解,并產生新的干預方法和手段。劉沐蕓團隊正在對“沉睡”在醫院的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她預計,未來人們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人群數據和隊列建立,包括醫療信息,更加**地進行醫療診斷。
大數據合規:數據本地化、隱私保護、數據安全備受關注
注重大數據應用的同時,大數據的合規問題同樣不容小覷,與大數據相關的法律問題涉及到諸多合規問題,數據本地化就是其中之一。
李海英介紹,從目前觀察到的國際規則來看,數據本地化分為數據本地化、服務本地化以及設施本地化三個不同方面的要求。其中,服務的本地化較為嚴格,要求服務提供者要在本地設置一定的商業存在;設施本地化不要求設置商業存在,但要求在境內使用本地的數據中心或者本地的設施要求;數據本地化則要求把數據儲存在境內。
數據本地化表現出相互遞進的關系,可根據不同**的監管要求選擇不同的策略。在跨境數據跨境流動中對數據進行分類顯得尤為必要,“可以通過不同的分類建立不同的規則,通過合同方式來約定相關的例外。”李海英說。
大數據合規問題還涉及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等問題。ACNelson尼爾森全球法律總顧問ERIC J.DALE對尼爾森個人信息及隱私內部合規問題進行介紹,ERIC J.DALE強調,對產品進行事前的隱私保護設計至關重要。
不僅如此,在尼爾森內部,包括法律部門在內的多個部門一起合作,確保隱私權在產品設計中得到充分保護。ERIC J.DALE介紹,尼爾森的產品主要分為基于大數據的產品和非海量大數據產品。對于前者,尼爾森盡量不采集個人信息,而對于后者則多指利用市場調查小組和市場調查問卷的產品,必須收集個人信息時,尼爾森則會采用各種方法保護這些信息。
此外,境外上市互聯網公司個人信息合規等問題也是本次峰會關注的一個焦點。普華永道合伙人冼嘉樂提到,2015年普華永道全球信息安全性調查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客戶信息的安全事件數量上升了35%,中國大陸及香港則上升了64%,其中內部數據和“硬性”知識產權遭竊取的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任何數據。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私有云、公有云等這些科技帶來生活、業務便利的同時,也對個人隱私帶來諸多安全風險。冼嘉樂強調,保護個人信息的流程中需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傳輸、使用、儲存、備份和刪除等問題。
冼嘉樂還提出,做好信息保護工作需要了解每個**的監管要求,建立一套數據泄漏的響應機制,發生信息泄漏危機時,可以快速進行恢復操作。
另外,大數據安全問題同樣受到峰會嘉賓重視,其中就包括《網絡安全法》(草案)相關問題討論,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目前該法草案第三次審議稿已經于10月31日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黃道麗介紹, 《網絡安全法》將明確個人信息使用的原則和規則,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強化了數據匿名化處理,這對個人信息使用的原則影響不大,從側面為互聯網企業營造了一個健康發展的環境。
與互聯網企業密切相關還包括保障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方面。網絡安全法草案將國內實行多年的網絡關鍵產品和網絡安全專用產品的認證和檢測制度上升為了法律規定,并對其進行必要的規范。黃道麗解釋,該規定對國內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關于產品的 認證和檢測制度需重新進行梳理和調整。
大數據的合規問題還涉及到大數據的交易問題,其中包括數據流通合規審查。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高富平介紹,企業數據包括公開數據、非公開數據和商業秘密三個方面,而合規管理則涵蓋這三個方面的控制問題。
合規審查與數據治理相聯系,包括安全、風險、內控、合規、數據治理整個體系,要實現整個體系的安全是一個非常高的目標。“對于大數據時代的企業來說,企業合規非常核心的內容。” 高富平說。
騰訊法務部數據及隱私保護中心總監黃曉林分享了騰訊的數據合規實踐。他介紹,目前騰訊整體實行一套數據“全生命周期”合規管理制度,從隱私政策透明度、用戶控制力和數據安全三個維度出發,在產品前端嵌入隱私保護的設計,學習先進企業的透明度管理模式,讓用戶知曉控制個人數據的權利。在為用戶提供好體驗的同時,更為關注用戶的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