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要想做好電商 必須線上 線下 物流三者緊密結合 馬云:要想做好電商 必須線上 線下 物流三者緊密結合 網易科技訊10月13日消息,2016云棲大會在杭州云溪小鎮開幕,大會以飛天-進化為主題,討論云計算發展趨勢和藍圖,展現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生
馬云:要想做好電商 必須線上 線下 物流三者緊密結合
馬云:要想做好電商 必須線上 線下 物流三者緊密結合 網易科技訊10月13日消息,2016云棲大會在杭州云溪小鎮開幕,大會以“飛天-進化”為主題,討論云計算發展趨勢和藍圖,展現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生態。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進行主題演講,他認為,進入互聯網文明時代,新技術高速發展,人工智能領域成果豐碩,人類會失去很多就業機會,同時面臨新的挑戰。馬云表示,未來30年人類將迎來五大變革: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全球互聯網將發生革新,技術的應用成為關鍵,新技術將運用在各行各業。就電商領域而言,純電商的時代即將結束,我們將進入新零售時代,要想做好電商,必須線上、線下、物流三者緊密結合,智慧物流成為關鍵。
同時,馬云呼吁,各國政府應該給予小企業更多的專項優惠政策,給予30歲以下的年輕人更多扶持,年輕人代表著未來。(定西)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各位世界各地來的創業者,大家好,歡迎來到杭州參加我們的云棲大會。二十年以前,1995年我剛開始互聯網創業的時候,全世界互聯網的用戶可能不到五萬人,全世界的互聯網從業者不到五萬人。
但是今天到云棲大會參加會議的人已經接近五萬人,這21年來的變化,令全世界震撼,特別是今天全世界用互聯網的人口已經超過了20億。十幾年以前,有一次我跟朋友在西湖邊上聊天,我說將來會有一個新的世界誕生,這個世界會被人稱之為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會有一個新的大陸,這個世界所有的人都會在網絡上發生關聯。今天我們真正誕生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新的經濟體,一個超過了20億人的強大的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基礎。
我覺得這給每個人帶來了巨大的空間。三次技術革命,**次技術革命釋放了人的體力,第二次技術革命釋放了人的距離,這次技術革命將會釋放人的大腦。每次技術革命大概都是花了50年時間。前20年基本上是純技術公司的競爭、發展,而未來的30年,基本上是技術的應用,技術會應用到方方面面,社會各行各業。
*近一直有人問我,互聯網公司有邊界嗎?阿里巴巴似乎無處不在,騰訊似乎也無處不在,Facebook也一樣,你們這些互聯網公司有沒有邊界?我說,互聯網沒有邊界,就像電沒有邊界一樣,一百多年以前,你不能說這個行業可以用電,那個行業不能用電,電是沒有邊界的。互聯網是一種技術,是一種思想,是一種未來。
有人講互聯網經濟或者電子商務是一個虛擬經濟,我認為它不是一個虛擬經濟,它是一個未來的經濟。很多人講“互聯網在沖擊各行各業”,“電子商務打擊、摧毀或者沖擊了傳統商業”。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電子商務沒有沖擊傳統的商業,更沒有打擊傳統商業,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知道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于互聯網。我們抓住了互聯網的技術,在這個上面創造出一個適應未來的商業模式,那就是電子商務。
真正沖擊各行各業、沖擊就業、沖擊傳統思想、傳統行業的是我們昨天的思想,是對未來的無知、是對未來的不擁抱。所以我并不覺得我們今天在座的每個人要擔心什么,真正擔心的是我們對昨天的依賴,世界的變化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未來的30年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
我想提醒大家,我們**從政府到企業到各行各業,我們都沒有意識到這場技術革命對人類會帶來多大的沖擊。很多我們認為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我們昨天做的非常好的事情,很多我們認為是**的就業機會的事情,都會被顛覆和改變。人類將會失去很多的就業機會,人類也會誕生很多新的就業機會。
其實**次技術革命帶來的結果是**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的技術革命是人類思想的解放,這次技術革命是人類智慧的開發。會誕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什么東西?如果人類沒有共同的目標,那么人類將會自己開始發動戰爭,這次技術革命,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貧窮的問題,應該解決的問題是疾病的問題,應該解決的是環境和持續發展的問題。
我想告訴大家,這次技術革命,未來三十年,每個人都有機會,前天我在泰國參加了ACD領導人會議,亞洲34個**和地區的元首在那兒,我呼吁各國要為未來的30年制定獨特的政策,其實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加上前幾天我在 泰國聽說泰國的National plan跟4.0一樣,現在每個**都在為自己的年輕人,在為自己的未來創新。未來世界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是年輕人的競爭,在未來這20億人口的世界將會越來越大。
剛才車俊省長講的,我非常同意,我們要為這個世界注入創新的基因,注入創新的DNA,只有為世界注入創新的DNA,我們才有未來。
所以我想提醒大家,未來的三十年是每個人的機會,各國政府都必須為未來三十年制定自己創新未來發展的政策,為自己**的年輕人制定政策。所以我呼吁各國為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制定獨特的政策,為三十個人以下的小企業制定獨特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