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3個月的等待,支付寶、銀聯商務、財付通等27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終于等到了央行續展牌照的決定。與此同時,不少機構還獲準增加支付業務范圍,移動支付成為多家機構調整重點。 央行在2011年5月發放了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牌照。按照相關規定,《支付業務許可
經過近3個月的等待,支付寶、銀聯商務、財付通等27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終于等到了央行續展牌照的決定。與此同時,不少機構還獲準增加支付業務范圍,移動支付成為多家機構調整重點。
央行在2011年5月發放了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牌照。按照相關規定,《支付業務許可證》自頒發之日起,有效期5年。也就是說,首批牌照已在今年5月到期。
“此前牌照沒有明確續展,部分銀行不敢與支付機構簽訂下一步合作協議,這下終于能推進業務合作了。”一家支付機構負責人說。
對此,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表示,續展涉及不少支付機構相關事項查證和業務范圍調整,為防止有關方面對此產生誤讀誤解,影響金融市場穩定,才統一公告續展決定,這影響了續展工作進度。不過,央行已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相關支付機構在延期公告期間正常開展業務。
在續展的同時,部分機構主動整合了支付業務范圍,還有不少機構獲準增加了支付業務類型。從續展結果來看,銀聯商務、資和信、易生支付、上海杉德等機構都增加了移動電話支付業務。
“此次增加移動電話支付業務,將進一步豐富銀聯商務支付產品體系,為持卡人帶來更便捷的支付體驗。”銀聯商務相關人士稱。
不過,也有機構被調減支付業務類型或覆蓋范圍。比如,上海匯付和易寶支付均因發生過違規事件,被要求停止在湖南、河南、吉林等地區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
央行介紹,還有機構因支付業務未實質性開展、已嚴重萎縮或停滯發展,主動終止了固定電話支付、預付卡受理等業務。
目前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非銀行支付機構已成為支付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支付業務984.95億筆、交易金額64萬億元。
樊爽文表示,一段時期內央行原則上不會增加新機構的審批,重點做好對現有機構的規范引導工作,加大執法力度,提高監管有效性,結合支付行業發展情況和趨勢,從嚴開展審慎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