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阿里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了為期三天的淘寶造物節,相比阿里以往的造節,此次節日非常特殊,它竟然不賣產品,現場所有的商品僅供展示而不做售賣。并且只邀請到72家賣家,展出的產品非常有特點,不僅有高大上的三星、HTC、諾亦騰等VR廠商,還有如故
7月下旬,阿里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了為期三天的“淘寶造物節”,相比阿里以往的造節,此次節日非常特殊,它竟然不賣產品,現場所有的商品僅供展示而不做售賣。并且只邀請到72家賣家,展出的產品非常有特點,不僅有高大上的三星、HTC、諾亦騰等VR廠商,還有如“故宮淘寶”“吾皇萬睡”“夏蟲與冰”這些從名字上完全不知道賣什么的個性品牌。而且首度對外開放阿里VR實驗室GM Lab(Gnome Magic Lab)研發的虛擬現實購物體驗產品VR購物“buy+”。
據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原來“淘寶造物節”主打的是年輕人,也因此將舉行時間定在了年輕人*活躍的暑期,現場還出現三次元的華晨宇、二次元的“初音未來”及90后的蘇運瑩等嘉賓,大玩年輕元素,整個把節日整成了年輕人的大趴。
把年輕放在阿里身上總讓人覺得有些違和,那“淘寶造物節”究竟買的是什么藥?
淘寶造物節“小而美”?內容化、社區化、本地生活化
早在2012年的第九屆“全球網商大會”上,馬云就提出淘寶的“小而美”,并稱“小而美”是未來電子商務的方向。總結下馬云當時提出的概念,大意是從關注價格、規模、體量轉向關注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商品品質及多樣性。
至2016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也對外發聲,稱社區化、內容化和本地生活化將是淘寶未來的三大方向。從淘寶造物節表露出的一些特點,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節日和馬云此前提出的小而美有很大關聯。在造物節上主要分三個主題區T(Technology科技)、A(Art藝術)、O(Originality原創力),展示的內容也是科技、音樂、潮流時尚、現場綜藝、亞文化等。
相比淘寶十幾個大類目,近千個細分類,淘寶造物節圍繞年輕的主線力推的內容可謂小,至于美不美因人而異,不過從所展示產品的精挑細選,至少在受眾一方稱得上美的贊譽。從五年前馬云透露的淘寶轉型方向,到今年阿里CEO張勇對外發聲來看,淘寶正在經歷一場蛻變,除了小而美外,內容化、社區化、本地生活化也將是它未來*主要的方向。
我們知道“小而美”很難獨活,不過如果能夠積少成多,將零散的小眾做成商業矩陣將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如今淘寶擁有超過4億的活躍用戶,形成無數的、大大小小的社區和圈子,承載海量原創內容,并把這一切都容納在一個小小的APP上,在天貓崛起后,地位較為尷尬的淘寶或許因為個性消費抬頭迎來一次新生。
淘寶上日漸活躍的社區和圈子
阿里有了綜合B2C的天貓(前身淘寶商城),淘寶此前大量的標品業務被轉移其上,但我們熟知淘寶的業務線非常之長,給人的感覺就是什么都有,什么都能買,也什么都能賣。自成立至今,不奇葩和奇葩的物品已經數不勝數,比如羅永浩在T2發布會上就曾為“御用”PPT制作人許岑賣PPT教程的淘寶店做廣告,許多人就以許岑為中心在淘寶建立了興趣圈子。
類似的案例很多,淘寶在轉型中,由于平臺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成了各路運動、吃貨、窮游、電競、極客、手作、二次元的玩家,以及“鏟屎官”、“愛多肉”、“單身狗”們個性化消費的聚集地。而在手機淘寶上也推出適合這類人的功能,允許用戶可以組建自己的圈子,如胖子們組成圈子叫“微胖圈”;男人們組成圈子叫“**高跟鞋”;有人連給女兒起名字都要在圈里問,然后他得到了573個名字,那個圈叫“樂釣人生”。
據數據顯示,至2016年5月,手機淘寶月活用戶3.7億,深度活躍用戶每天登陸7.2次瀏覽18個商品,許多用戶在瀏覽商品、閱讀內容、社區互動上花的時間超過1個小時。每天有2000萬關于商品的評論和分享在手機淘寶產生,與此同時手淘“社區”里無數個“圈子”悄然冒出。用手機淘寶**總監蔣凡的話說“與亞馬遜不同,淘寶并不僅僅關注購物轉化率,我們希望圍繞著任何一個商品,消費者可以產生更多的行為,我們鼓勵用戶分享,參與討論,互相提問,我們更希望打造的是一個圍繞著購物的社區。”
可以說,淘寶與手淘這些年的動作,其發端無疑是當初馬云“小而美”那次戰略的執行。從這次淘寶造物節僅邀請了72位淘寶“神店”的店主可以看出來,賣定制滑板的、賣手繪球鞋、賣各類手辦的,這些在大人眼里莫名其妙的店主,都是各自圈子里“大神級”的人物,每家“神店”都擁有無數粉絲,每一個“神店”背后,都有一個圈子,在不經意間,那個被我們所熟知的淘寶正在被年輕人占領。
走進淘寶背后那些神秘的神店和圈子
隨著80后漸漸成為社會中堅力量,90后紛紛進入社會工作,年輕一代即將成為消費的主力軍。世界上每個角落的零售商都緊盯著80、90后消費者的口袋,他們不斷揣摩研究80、90后的消費習慣。把照片印在T恤上作為“特殊”禮品送人,在城堡酒店里演繹王子和公主的浪漫婚禮,定制的滑板、手繪的球鞋、風格各異的手辦,甚至定制家電、根據用戶口味定制的食品,這些消費極具年輕色彩,也是以80后、90后為主要人群的新興產業。
在淘寶早期,美國的ebay一直被拿來做對比。ebay創立于1995年9月,同Facebook一樣背后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當時ebay創始人Omidyar的女朋友酷愛Pez糖果盒,卻因為找不到同道中人交流而苦惱。于是Omidyar建立起一個拍賣網站,希望能幫助女友和全美的Pez糖果盒愛好者交流,未想到因此大火。可以說ebay的出現同美國個性化消費、及年輕人興趣圈子需求有著很大關系,至今ebay上奇葩的賣家同淘寶絲毫不遜色。
而淘寶上那些神秘的神店和圈子也多被媒體報道,在此挑幾個作為代表:
滑板少年陳熊加:陳熊加在長板的圈子里被稱為“陳大哥”“陳先生”,板友們說“你是我眼中的中國驕傲”。其實“大哥”陳熊加才20歲,標準的90后。陳熊加因為耍酷在初二開始玩長板,一個半月學會了轉彎和剎車,之后舞步、平花、漂移、速降,玩遍了長板的各種滑法,漸漸在滑板圈有了大量好友和粉絲。
后來陳熊加發現,每種滑法都對長板有不同的要求,不管是質量還是外觀,國內代工廠量產的長板都很難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國外各種知名長板在國內有很難買到。于是他自己開了一個工作室,工作室名字就叫“與長板”。現在他的淘寶店越來越火,“與長板工作室”在長板圈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工廠漸由100平米發展到600平米。
球鞋定制師“飛翔的漢子”:“飛翔的漢子”是網名,高中生時是籃球迷,后開始癡迷球鞋,大學畢業后,漢子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現在喜歡定制球鞋的幾乎都是90后,定制球鞋漸成一個文化圈子,這些年輕用戶關注二次元、動漫,也有人喜歡中國風。直播平臺出現后,漢子開始定期直播現場做鞋,未想到粉絲越來越多,成了“網紅”。而這些粉絲不僅成了他客源的穩定保障,還成了他淘寶店**的免費推銷員。
為《尋龍訣》制作彼岸花和神女頭盔的手辦大神“末那”:末那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中國元素是他們原創手辦的特色,以西游記為題材的“亂之西游”系列和以本土動漫《黑貓警長》為題材賺的很多好評。后來包括香港導演徐克也曾和他們一起探討電影手辦制作。在2015年上映的電影《尋龍訣》中,“彼岸花”隕石和神女盔甲便是由末那承接制作。在他的淘寶店里也聚集了大批粉絲,手辦圈子成了淘寶店紅火的保障。
還有許多,如被兔友推上前臺的淘寶店主妮妮,無頭吉他林遵義、做竹子自行車的大衛,電動滑板Rex等,還有許多不再一一贅敘,這些天生就有想法的達人建立獨屬不同年輕人的神店和圈子,在淘寶這個平臺上,它們不再是冷冰冰的店鋪,更是一種社交和文化。
小眾狂歡——淘寶的社區化、內容化成績單
2015年淘寶聯合CBNData發布一份中國互聯網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8歲以下年輕消費者已占淘寶總用戶量一半以上,而賣家中90后的占比居然已超過三分之一,年輕人集中趨勢非常明顯。消費群體的年輕化無疑正在改變著淘寶的原有形態,而這也同馬云“小而美”的規劃不謀而合。
據手機淘寶**總監蔣凡稱,淘寶的社區路徑絕不是某一兩款產品,而是把整個淘寶變成具有社區屬性的平臺。用小眾狂歡解釋未來淘寶無疑很貼切,而要社區化、圈子化,就離不開做內容。淘寶造物節的初衷或許就在此,從這個節日里,將更多的小圈子拉攏到淘寶上,并用內容把他們留住。
例如淘寶頭條,上線不到一年已經成為中國**的在線消費類媒體平臺,據悉每個月都有超過8000萬用戶訂閱或收看、反饋。正常的消費行為從打開網站到*終購買不過幾分鐘時間,而數據顯示,因為社區化、圈子化許多用戶在手淘上的時間超過1個小時。
如今淘寶有問大家、淘寶頭條、淘寶直播、微淘、算法推薦的“有好貨”、“愛逛街”、根據用戶習慣優化的“搜索”……多個創新產品形成了現在社區化、內容化的手淘,這些基于商品、興趣的無數社區圈子成了一種生態,圈子捧紅達人,達人又帶大了圈子,圈子里產生的優質內容又帶來更多的消費內容。
在淘寶網副總裁張勤看來,90后更加強調自我和個性,更喜歡追逐能代表自己風格的原創商品,他們不是被動地買,而是更希望參與到消費過程當中,甚至自己動手“造”。如今淘寶正在為青年創客打造一個“創意、創新、創造”的完整鏈條。“極有家”匯集了大量原創家居的設計師店鋪,“潮電街”扶植了小眾科技創客和智能硬件創業公司……而淘寶眾籌則也已為6000多個項目提供融資。
淘寶以前是**的淘寶,以后也許是年輕人展現創造力的舞臺。與其說淘寶的“小而美”選擇了那些需求稀奇古怪的年輕人,倒不如說,淘寶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為這些擁有很高熱情的個性消費提供了一個窗口。在天貓強大后越來越難以定位的淘寶,或許又一次趕上了好時候,正是物質的富足,讓這一代年輕人個性化消費具備了條件。淘寶造物節今年是首次舉辦,未來能否像雙11一樣持續下去,答案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80后、90后個性消費需求的釋放,還有中國經濟的多樣化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