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對包頭人而言,快遞業的興起仿佛只是一兩年間的事。不經意間,自家的小區外圍多了幾間快遞公司的店面;滿眼所及,是快遞員及快遞車穿行的身影。 申通、圓通、中通、韻達、順豐、天天、京東這些過去人們相對陌生的名稱,現在卻成了天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對包頭人而言,快遞業的興起仿佛只是一兩年間的事。不經意間,自家的小區外圍多了幾間快遞公司的店面;滿眼所及,是快遞員及快遞車穿行的身影。
申通、圓通、中通、韻達、順豐、天天、京東……這些過去人們相對陌生的名稱,現在卻成了天天打交道的“???rdquo;。
快遞業火了。眼下,快遞業巨大的市場吸引力不僅惹來外地公司前來搶占市場,也使得本地一些新手大膽闖入、入室登堂。大家紛紛加速“圈地”,本地快遞業快馬躍入“戰國時代”。
◎快遞業為什么這樣“紅”
作為上班族,40多歲的劉英早已習慣了“懶人”生活模式。家里需要的鬧鐘、洗漱用品甚至狗糧,她都會上京東購買,今天下單、明天送達的方式讓她感覺方便了不少。
即便是吃吃喝喝,她也喜歡通過叫外賣的方式來解決,家門口的馬家私房面、500米開外的肯德基,她都通過快遞小哥送上門。“雖然可能會多花一些費用,但節省了時間。如果去更遠一點兒的地方買東西,汽油錢加上停車費也花費不少,還不如讓快遞員去跑腿。”
即便不是80后、90后,劉英也早已習慣于快遞業構建下的便利生活。而像劉英這樣一些人的消費喜好,也成就了快遞業的紅火景象。其中,**性連鎖公司成為**的贏家。
石家莊網絡優化了解到,2008年到2009年是外地快遞業進軍包頭市場的發展階段,從2014年到2015年,我市快遞業進入發展峰值階段。順風快遞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順風快遞進入包頭10年的時間,在城際快遞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多個站點每天每個站點的平均到貨量在600-800多單,去年的“雙十一”期間,一個站**的到貨量達到了1600-1800單左右。
從全市來看,2015年我市快遞業務量完成589.2萬件,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44億元??爝f日均處理量達到5.6萬件以上,**日處理量超過30.6萬件,直接服務網絡購物用戶超過160萬人。去年“雙11”期間,全市出口件量同比增長了33.95%,有力拉動我市的互聯網零售市場。
今年,各家公司發展更加迅猛,業務量在去年的基礎上幾乎翻了一倍。韻達快遞負責人王濤告訴記者,今年公司**的業務量就達到12000-15000單,和去年旺季業務量相當。預計今年“雙11”期間公司業務將進入高峰,業務量將是平時的3倍左右。
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更多企業加入其中。據包頭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負責人陳暉介紹,目前全市擁有快遞品牌35家,快遞服務營業網點有200多家。包頭快遞市場已由*初的郵政速遞一家壟斷轉變為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多元共存、相互競爭的市場格局。
◎本地的和尚也“念經”
毋庸置疑,近年來在其他行業遭遇暗淡的背景下,快遞業像一個在被舞臺上“捧紅”的角色,綻放出誘人的亮色。
這一抹搶眼的亮色也同樣吸引了本地一些勇敢的“小哥”,他們大膽殺入,力圖在紛亂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80后創業者李鐘聲就是其中的一位。2015年4月,他帶著一幫年輕人成立了叮咚速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攻同城快遞業務。經過一年的擴張,公司已經在全市布局了15個站點,擁有近200人的配送團隊,承攬了市區近70%的同城配送業務,每天的接單量超過4000單。在位于萬達廣場的公司總部,所有的物流人員、派單去向在公司電子平臺的指揮下,如一臺飛速運轉的機器,高速運行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在李鐘聲看來,本地物流所處的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并且市場規模在持續高速增長。未來,將會誕生一個個有相當價值的快遞公司,而他們很可能成為其中的受益者。
而經過一番努力,這些本土企業也逐漸得到市場認可,目前美團在包頭的全部配送業務都由叮咚速遞來完成,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平臺在包頭的落地合作服務也在同步進行,這些都給了李鐘聲更多的自信。
和李鐘聲一樣鐘情快遞業的,還有“找火鍋”的創業者龔金柱。不過,他將市場做了細分,專門快遞火鍋大餐。
“目前火鍋在餐飲業態中所占比重較大,而且包頭的火鍋又相當有名氣,在包頭做火鍋外賣應該有優勢。”該公司營銷經理馬志華告訴記者,他們前期做過考察,發現成都的“來一火”、北京的“挑食”、西安的“香見”都是專門做火鍋外賣的。由于市場細分更加明確,而且瞄準了社區居民這一消費群體,大家對市場也充滿了信心。
從2015年11月正式運營至今,“找火鍋”平臺已經有火鍋商家70家,包括草原牧歌、川老板、辣莊等企業都和他們建立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