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理念已成功入侵我們的生活,生活中似乎已經完全離不開他們了。對于讓生活更方便的科技,我們會自然而然地親近并逐漸形成習慣,尤其是在2015年,移動支付正在慢慢成為年輕、主力消費群體的消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出門不帶錢包,在電影院、咖啡館
互聯網理念已成功“入侵”我們的生活,生活中似乎已經完全離不開他們了。對于讓生活更方便的科技,我們會自然而然地親近并逐漸形成習慣,尤其是在2015年,移動支付正在慢慢成為年輕、主力消費群體的消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出門不帶錢包,在電影院、咖啡館、超市等日常消費場所用手機即可付賬。
當然與此同時,在風聲水起的移動支付市場必然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各種舉措。前不久美團宣布支持第三方支付,前不久五大行宣布手機轉賬免費,前不久微信宣布提取收費,前不久蘋果ApplePay支持中國大陸地區。看來移動支付領域未來勢必會出現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且以上種種跡象也表明了移動端支付大戰的序幕已經拉起。我們倒杯茶,嗑點兒瓜子兒,準備看戲!
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成功了,搶先占領了移動端市場。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微信后來居上,與支付寶平分天下。但事實難料,蘋果Apple Pay終于完成大陸化產品線,與多家銀行合作。現在支持的商家包含了餐飲、影院、超市甚至是應用軟件,不過以蘋果的尿性來看,支付優惠神馬的應該不會有。
人們往往喜歡有優惠的東西,這點無論在哪里都站得住腳,然而這就是蘋果支付**的軟肋。沒錯ApplePay可以簡化支付方式,升級支付逼格,但沒有優惠啊。
此時應該會有一種聲音:“ApplePay其實就是銀行卡的另一種方式,優不優惠要看銀行”。沒錯,但別忘了我們要討論的是移動支付,同樣的支付方式為什么不選擇有免減的呢?
2月25日,工、農、中、建、交五家銀行宣布陸續對個人客戶通過手機銀行辦理的轉賬、匯款業務免收手續費。按理來說這與移動支付并沒有太大關系,但我們不妨看成是五大行與蘋果的深度合作,以應對支付寶與微信的強大勢力。不過目前看來,五大行與蘋果想要分一杯羹確實有難度。優惠力度不談,所涵蓋的商家同樣是個大問題。其實想要追上這兩大巨頭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和政府合作,公共交通支付也可以發力。
**就是第三方支付了,例如美團支付。這類支付方式很難執行下去,首先就是是否涉嫌違規經營問題,美團也正是這個原因被人舉辦。所以趕緊想辦法申請支付牌照才是正道。如果申請不了,干脆買一個。比如小米就收購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捷付睿通)65%的股份,并且已經借助此次并購拿下了支付牌照。小米這種方式,很值得美團這類第三方移動支付借鑒。
此外,就是用戶接受程度問題。美團在團購與外賣領域稱得上是人盡皆知,但在支付領域恐怕就很少有人愿作小白鼠了,畢竟這綁定的是你銀行卡這樣的信息。在完全沒有達到一定安全技術程度時是很難吸引大批用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