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一番呼吁傳統企業忘記自建電商、砍掉電商部門的演講不僅引起了馬云、孫為民、楊元慶等互聯網大佬們的激辯,更是引發了傳統企業的高度關注。 劉強東認為,電商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高薪團隊、頻繁線上
在近日舉辦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一番呼吁傳統企業“忘記自建電商、砍掉電商部門”的演講不僅引起了馬云、孫為民、楊元慶等互聯網大佬們的激辯,更是引發了傳統企業的高度關注。
劉強東認為,電商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高薪團隊、頻繁線上促銷等反而拖累企業利潤,傳統企業應該忘記自建電商,裁掉電商部門,選擇與電商平臺合作。隔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指出,傳統企業應該記住,電商不僅只是銷售渠道,而是思想觀念的進步,不要關掉電商部門,而是要做得更強大。
大佬一爭吵,行業就思考。隨著電商規模的逐漸擴大以及“互聯網+”概念的持續火熱,傳統企業做電商是不是葉公好龍,到底如何實現電商化轉型?我們不能否認,當下,電商化已成傳統企業迎合新的消費方式轉變、獲得長足發展的關鍵,各行業都在試圖搭建電商平臺,參與網絡營銷,線上推廣。
電商看似門檻低,找幾個懂技術的人搭建平臺即可,但由于前期推廣、營銷等成本大,所以電商盈利的門檻高,這是不少企業忽略的事實。高成本、高投入之下,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甚至被拖累破產,這或許就是劉強東呼吁企業砍掉電商的原因。
此外,是不是開個網店就是在向電商化轉型?答案是否定的。電商化轉型并不只是入駐京東或者在淘寶上開店,更重要的是通過電商化來調整運營方式與供應鏈的管理。如果只是開了網店,整個供應鏈的管理還是傳統的老方法,那企業很難真正實現電商化轉型。即便如此,傳統企業真的要“忘記自建電商、砍掉電商部門”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正如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所言,“互聯網時代,品牌企業做品牌、做研發設計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通過電商平臺的運營與用戶接觸、互動”。
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電商不僅僅只是銷售渠道,更是接觸用戶、鏈接用戶的紐帶。在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砍掉電商業務不僅是放棄了重要渠道,還意味著會與用戶分離,品牌企業終將淪為代工廠。但如果傳統企業將自己的電商渠道完全依賴電商平臺,或者將電商業務外包,只是埋頭做產品,那么也將會丟掉企業的核心支撐,正如馬云所言,“穿十件衣服卻不知道是冬天還是夏天”。
即使轉型初期面臨諸多問題,企業也應認識到,與電商的結合是未來的趨勢。否則,未來在與同類企業的競爭中可能處于劣勢。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電商化轉型,不能只停留在開網店的層面,傳統企業的***還應改變觀念,找準現階段電商化轉型目標,并且將這個目標放置于整個企業的發展規劃中。根據階段需要,平衡電商與實體的資源分配,重新審視自身的架構與銷售渠道,從營銷模式、盈利模式、組織架構等各方面進行改革,掌握品牌與渠道,從而在埋頭做好產品的同時,創造良好的用戶體驗。因為只有以用戶體驗為導向,企業才可以走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