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現金、POS刷卡到支付寶快捷支付、銀聯在線支付,再到現在炙手可熱的二維碼支付、云閃付和ApplePay,每一次支付技術的變革都讓我們為之尖叫。 眼下各類支付創新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繼ApplePay高調入華后,華為支付、中興支付也逐步跟上步伐,2月23
從傳統現金、POS刷卡到支付寶快捷支付、銀聯在線支付,再到現在炙手可熱的二維碼支付、云閃付和ApplePay,每一次支付技術的變革都讓我們為之尖叫。
眼下各類支付創新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繼ApplePay高調入華后,華為支付、中興支付也逐步跟上步伐,2月23日小米公布已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捷付睿通65%股權,并獲得支付牌照。
而后又有消息稱三星旗下的SamsungPay已確認于24日中午12時正式開放公測。中文名正式確認為:三星智付。
支付無疑是近期*熱鬧的話題之一。不過,在關注移動支付市場變局時,不能忽略這樣一個事實:支付在互聯網金融中的角色已經悄然改變了。
為什么這樣說呢?
金融可以簡單理解為資金的融通,在金融活動中,貨幣流通是*基本的,但如果支付工具只是做到這一層次,顯然沒有觸及金融的內核。金融的本質是信用的配置,也就是讓“真實”信用更高的人和公司得到更多的授信,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效率。融都小貸系統SEO負責人剛得帽表示,“從這種更深層次的角度看待支付,我們就會意識到,支付的便捷性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圍繞它構建起一個順應互聯網金融大勢的完整生態,那它也僅僅是個工具。”
互聯網金融已經在向更高的層次躍進,移動支付相當于這個領域的“基礎設施”,固然很重要。或許ApplePay、SamsungPay等帶來的支付體驗更好,卻不能影響互聯網金融的大格局,“得支付者得天下”這句口號已經過時了。
由此可見,所謂的移動支付市場大洗牌,更主要是背后生態系統的較量,至于誰更快捷、體驗更好,甚至線下應用場景更豐富,都會變得不那么重要。那么,對于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移動支付,重要的是什么呢?融都小貸系統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沉淀有價值的數據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重要的資源是數據。有了數據,方能創造更多的價值,而移動支付,是非常方便、準確地收集一個人數據信息的工具,基本上可以把一個人的消費行為和社交關系呈現出來。
以支付寶為例:你可以看到生活繳費、信用卡還款、親情賬戶、親密付等選項,再加上線上的天貓淘寶購物,以及線下的各大商場、各種街邊小店的支付。每一個人都可視為一個金融個體,而支付寶這樣的移動支付工具,就是對金融個體進行相對準確的“素描”。
2、構建獨立的信用評價體系
金融的本質是信用的配置。誰能將信用配置得更有效率,誰的競爭力就更強,即便其呈現的可能并不是銀行這種形式。如果通過移動支付工具,可以沉淀更多更好的數據,構建起一套相對獨立的信用評價體系,那么這種移動支付工具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央行的信用報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一個人的金融信用,但還遠遠不夠,因為其里面的數據都是靜態的、滯后的。但是如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則更多的是基于移動支付所產生的數據,是動態的、鮮活的。還有就是通過移動支付,能夠更長周期的考察一個人的消費能力,進而真實反映他的信用狀況。
3、應用場景的演變
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支付技術手段是基礎,但仍然更多只是一“域”,且必須適應全局的需求,所以站在更大的視角去關注支付場景演變非常有必要,也將是決勝關鍵。
在移動互聯網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的當下,線上與線下的界線日趨模糊,而支付技術本身也將勢必與應用場景更加密不可分,成為各條無縫生態鏈的一部分,這些場景生態鏈的未來走勢,即是支付的重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