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宣布微信支付自3月1日起提現收費的話題繼續發酵。與此同時,互聯網競爭對手和傳統銀行也趁勢而上,先是支付寶和蘇寧旗下支付工具易付寶回應稱不會跟進對用戶提現收費,隨后中國工商銀行表示將在2月24日起正式推出手機銀行境內轉賬匯款全免費政策。移動支
騰訊宣布微信支付自3月1日起提現收費的話題繼續發酵。與此同時,互聯網競爭對手和傳統銀行也趁勢而上,先是支付寶和蘇寧旗下支付工具易付寶回應稱不會跟進對用戶提現收費,隨后中國工商銀行表示將在2月24日起正式推出手機銀行境內轉賬匯款全免費政策。移動支付格局會否因0.1%的費率受到影響?
“微信說謊了嗎”正成為話題中的焦點。盡管微信支付方面表示,提現收費是為了覆蓋銀行對微信收取的手續費成本,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對此評論:“提現是向銀行賬戶存款,銀行會收手續費嗎?”隨后不少銀行業人士也表示,絕大多數銀行對第三方支付的提現不收費或者只是“象征性地收一點錢”。
在2015年騰訊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曾明確表示,銀行向騰訊收取的手續費主要來自“用戶在從銀行賬戶向騰訊賬戶轉賬,或者通過微信支付和QQ錢包消費,大多數手續費來自轉賬”,并未提及提現手續費。
《經濟日報》記者就此詢問微信團隊,對方回應表示,手續費的確大多數集中于轉入階段,但考慮到用戶體驗,選擇在“出口”收費主要是“采用不同的平衡成本方式”。也就是說,微信支付用提現手續費來貼補用戶轉入時產生的手續費。
另一點爭議在于“微信提現收費,為什么支付寶可以不收?”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訴記者,這是由于支付寶和微信的商業生態有所不同。“支付寶是基于天貓、淘寶等各大電商購物網站高頻率接入的支付方式,另外在線下擁有豐富的生活服務類場景,手續費對支付寶豐厚的支付通道費和傭金而言微乎其微。而對于微信支付來說,絕大部分支付都用于無實際效益的‘空對空’的‘紅包’場景,消費購物、理財場景使用比例還很低,收益相對較低。”從這一點來講,微信提現收費正是為了把用戶的零錢攔截在自己的“堤壩”內,在更多微信構建的場景中消費,從而創造出更多盈利模式。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能否讓其夢想成真?大數據分析公司國雙聯席總裁續揚表示,根據《2015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統計,對互聯網金融的訪問量仍有79.9%來自PC端,用戶停留時長也達4.9分鐘,遠高于移動端的2.3分鐘。這就意味著,互聯網金融向移動端的遷徙才剛剛開始,大量用戶在進入移動端時依然需要依靠“超級入口”,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互聯網金融還大有空間。
不過,收費負面影響也不小。不少網友表示,0.1%的提現費率不會影響發放紅包之類的小額支付,但如果涉及AA收款或轉賬等大額付款,則會考慮選擇免費平臺。
此外,互聯網“小伙伴”和傳統銀行的免費牌也有可能讓微信陷入尷尬。
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業內專家認為,微信用戶的“用腳投票”,有可能激活支付寶近期借“集五福”而獲得的用戶社交關系鏈。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陳莉則坦言,銀行也將在增加用戶網銀和手機銀行使用頻率的同時,加速自身的資金運轉效率。
不過,市場研究機構易觀智庫分析師王小星認為,銀行獲得新用戶,并不代表能從用戶身上獲得收益,“關鍵還是看銀行能不能創造出與移動互聯網匹配的消費和金融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