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春節馬上就到了!除了走親訪友,吃吃喝喝,逛街嗨皮,還有一個重要項目,那就是網購!忙活一年了,當然得好好犒勞自己和家人,但一定得睜大雙眼,網購可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坑里。網購究竟有哪些坑,我們來細數。1低價陷阱 這算是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馬上就到了!除了走親訪友,吃吃喝喝,逛街嗨皮,還有一個重要項目,那就是網購!忙活一年了,當然得好好犒勞自己和家人,但一定得睜大雙眼,網購可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坑里。網購究竟有哪些“坑”,我們來細數。1低價陷阱
這算是老生常談了,電商們是有節借節,沒節造節,經常滿屏的“限時搶購”、“鉅惠特賣”……春節當然更是如此,看著這些極具誘惑力的促銷語,不少人蠢蠢欲動,實際上這恰恰是消費者*容易中招的地方。去年“雙11”之后,中國消費者協會調查發現,不少商品隨意標注價格,涉嫌虛假折扣。所以,在購物前,一定要查看下商品的歷史交易價格,防止跌入價格陷阱。2圖片陷阱
除了價錢,電商們吸引買家的另一絕招就是圖片。打開購物網站,一張張圖片精美得簡直無與倫比,吃的令人垂涎三尺,穿的讓人秒變明星……不過,可千萬別被這些美圖迷惑了,很多商品圖片都是加工過的,實物不一定真如此。這個時候,就得看評價,一頁頁地翻,別嫌麻煩,否則你買的仙女裝很可能就變成了巫婆裝!3釣魚陷阱
前兩種陷阱*多讓人很慪氣,一旦跌進釣魚陷阱,損失的錢就不是一點半點了。釣魚陷阱主要有兩種:一是網購木馬、詐騙分子利用聊天軟件、電子郵件等傳播木馬程序,獲取消費者的網絡支付、網上銀行等賬號密碼;二是詐騙分子利用仿冒的網上銀行、網絡支付等網站,誘騙消費者前往訪問,從而竊取消費者真實的賬號及密碼等信息。為免誤入釣魚網站,千萬別亂點開鏈接,應該進入網店的官方網站、app查閱信息。4定金陷阱
在每個大型節點前,都會有不少商家以交定金可在活動當天享受低價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提前交定金。還有的商家祭出更誘人的武器:參與預訂的消費者越多,商品的成交價格越低。但消費者根本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參加預訂和*終成交價。商家又規定,如預付定金后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不支付尾款,定金歸商家。如是商家原因不發貨,則只退回定金。商家的做法,違反了《合同法》中有關經營者不履行義務須兩倍退回定金的規定。只能提醒剁手黨,一定要貨比三家,沖動是魔鬼。5虛假發貨陷阱
網店商家明明沒有發貨,卻告知消費者已經發貨,這種虛假發貨是店家為了躲避違約金的賠付。因為商家如果在買家付款72個小時內不發貨,就要面臨賠付買家相當于商品價格30%的違約金。遇到這種問題消費者應及時咨詢了解,臨近系統自動確認收貨時應要求商家延期確認收貨期限或取消訂單,以免錢到賣家手、貨卻沒收到。6缺貨陷阱
一些店鋪里“特價商品”經常付款后不發貨,賣家的解釋是“缺貨”、“售罄”或者“備貨不足”。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單是缺貨還不算可怕,更嚇人的是以缺貨為由被騙子忽悠。之前就有買家在淘寶網買東西,被“淘寶客服”告知缺貨,需要退款,按照所謂的退款程序走完后,不但款沒退成,反而被騙子卷走了銀行卡中的錢。所以可別輕易相信“客服人員”的溝通電話,更不能將個人身份、銀行卡等信息向他人透露。7海外代購陷阱
只需要國內**店商品價格的六七折甚至更低就能買到同樣品質的商品,并且還提供發票、收據等,這種誘惑當然讓心心念念國外商品的剁手黨難以抗拒。不過,買到“假洋貨”、山寨貨,遭遇維權難等問題也是不少的。所以,除了選擇知名度較高的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和可靠的支付方式進行交易外,還得讓代購人提供購物憑證、收銀單據、真實聯系方式等,并保留郵寄憑證以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