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挖門店技師上門美甲開辟創業項目的美業O2O巨頭河貍家,終于重新殺回線下。河貍家日前宣布,將與上千家高端美發沙龍合作,除保留上門服務外,還開啟了預約到店模式。分析指出,美業O2O發展瓶頸已至,線上線下雙線模式將成趨勢,但現階段實施仍有阻力。 殺回
靠挖門店技師上門美甲開辟創業項目的美業O2O巨頭河貍家,終于重新殺回線下。河貍家日前宣布,將與上千家高端美發沙龍合作,除保留“上門服務”外,還開啟了預約“到店模式”。分析指出,美業O2O發展瓶頸已至,線上線下“雙線”模式將成趨勢,但現階段實施仍有阻力。
殺回線下 探索盈利
河貍家昨日宣布,與上千家高端美發沙龍合作,讓線下門店內的美發師入駐O2O平臺,實現線上預約,線下體驗。消費者可在平臺上選擇“手藝人上門”或“顧客到店”兩種服務模式。河貍家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該合作模式是平臺與美發師和美發沙龍之間三者分成,但具體分成比例尚未明確。據悉,這一“到店模式”是河貍家首次嘗試訂單分成。不過,線上預約、到店體驗美發服務,河貍家的新業務服務似乎重回團購1.0形態。
河貍家相關負責人表示,高端美發沙龍里的明星美發師,可利用空閑時間從平臺接單,平臺、美發店和技師均可增加業務量。據了解,與以往的團購形式相比,該美發O2O業務不以價格為核心吸引力,而是用“手藝人”特質吸引消費者。
此前,河貍家創始人孟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坦言,O2O將平臺價值運作出來后,一定會找到適合的盈利模式,對于所有美業O2O來說,如何探尋合適的盈利模式是*重要的課題。實際上,美業O2O行業都在探索更新的盈利模式。如“小美到家”、“美上門”、“美容總監”等均開啟美容、護理等業務。在美發O2O領域,還有素剪、星客多快剪兩個O2O平臺,雖以上門形式創立品牌,但目前主要以預約到店服務為主。
燒錢過后 瓶頸已至
美業上門服務面臨發展瓶頸,安全成為一大風險。比達咨詢此前發布的《2014年中國美業O2O發展報告》顯示,用戶放棄使用美業O2O的原因調查中,服務質量占68.3%,安全風險占41.5%。
此外,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表示,上門美發業務易受太多限制,同時客單價較低,這一領域做O2O品牌并不容易。目前市場上的同類平臺都并不出彩。分析指出,美業O2O講究“體驗為王”,美發美容上門服務要想繼續發展,很難脫離高端設備儀器的支撐。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河貍家剛上線的燙發項目,備注中標明“只接受到店,無法提供上門”。
深圳某風險投資機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現在很多投資機構對上門服務的投資都比較謹慎,認為并未真正解決問題,且燒錢不是長久之計。但B2B、B2C模式的美業O2O經過市場驗證,正顯現成效,實現線上線下引流和會員管理,如唯美會、南瓜車的模式。不過,來自北商研究院的分析認為,美業O2O也在探尋自己的盈利模式,目前已有大批死亡案例,其中多是單純的美發店導流平臺,包括放心美、SHOW發、美姬等。
線下趨勢 仍有阻力
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表示,消費者對美發服務有便捷和專業兩種訴求,美業O2O從線上重返線下并不稀奇,一些傳統美容美發店也在嘗試讓技師上門服務社區,因此雙線資源共享的模式,本身就是整個O2O行業的趨勢。
不過,該模式實施起來并不容易。美容總監CEO趙一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公司已經在幾個月前調研過“到店模式”的可行性,并持觀望態度。在他看來,一方面,模式類似于大眾點評、美團網的麗人頻道,競爭激烈;此外,部分美容院會擔心客戶流失、競爭對手挖腳技師,拒絕核心資源和信息放到網絡上,因此不一定會接受該模式。
“垂直品類O2O向線下導流的模型,很難拼過資源積累成熟的團購網站,一個美業O2O平臺的流量,可能僅僅相當于團購網站的1/10,甚至1/100。況且,積累流量本身就很燒錢,這是該模式**的天花板。”趙一稱。黃淵普則認為,河貍家作為明星品牌,它的戰略將引發行業關注,但該模式未必會成為全行業的選擇。
靠挖門店技師上門美甲開辟創業項目的美業O2O巨頭河貍家,終于重新殺回線下。河貍家日前宣布,將與上千家高端美發沙龍合作,除保留“上門服務”外,還開啟了預約“到店模式”。分析指出,美業O2O發展瓶頸已至,線上線下“雙線”模式將成趨勢,但現階段實施仍有阻力。
殺回線下 探索盈利
河貍家昨日宣布,與上千家高端美發沙龍合作,讓線下門店內的美發師入駐O2O平臺,實現線上預約,線下體驗。消費者可在平臺上選擇“手藝人上門”或“顧客到店”兩種服務模式。河貍家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該合作模式是平臺與美發師和美發沙龍之間三者分成,但具體分成比例尚未明確。據悉,這一“到店模式”是河貍家首次嘗試訂單分成。不過,線上預約、到店體驗美發服務,河貍家的新業務服務似乎重回團購1.0形態。
河貍家相關負責人表示,高端美發沙龍里的明星美發師,可利用空閑時間從平臺接單,平臺、美發店和技師均可增加業務量。據了解,與以往的團購形式相比,該美發O2O業務不以價格為核心吸引力,而是用“手藝人”特質吸引消費者。
此前,河貍家創始人孟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坦言,O2O將平臺價值運作出來后,一定會找到適合的盈利模式,對于所有美業O2O來說,如何探尋合適的盈利模式是*重要的課題。實際上,美業O2O行業都在探索更新的盈利模式。如“小美到家”、“美上門”、“美容總監”等均開啟美容、護理等業務。在美發O2O領域,還有素剪、星客多快剪兩個O2O平臺,雖以上門形式創立品牌,但目前主要以預約到店服務為主。
燒錢過后 瓶頸已至
美業上門服務面臨發展瓶頸,安全成為一大風險。比達咨詢此前發布的《2014年中國美業O2O發展報告》顯示,用戶放棄使用美業O2O的原因調查中,服務質量占68.3%,安全風險占41.5%。
此外,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表示,上門美發業務易受太多限制,同時客單價較低,這一領域做O2O品牌并不容易。目前市場上的同類平臺都并不出彩。分析指出,美業O2O講究“體驗為王”,美發美容上門服務要想繼續發展,很難脫離高端設備儀器的支撐。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河貍家剛上線的燙發項目,備注中標明“只接受到店,無法提供上門”。
深圳某風險投資機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現在很多投資機構對上門服務的投資都比較謹慎,認為并未真正解決問題,且燒錢不是長久之計。但B2B、B2C模式的美業O2O經過市場驗證,正顯現成效,實現線上線下引流和會員管理,如唯美會、南瓜車的模式。不過,來自北商研究院的分析認為,美業O2O也在探尋自己的盈利模式,目前已有大批死亡案例,其中多是單純的美發店導流平臺,包括放心美、SHOW發、美姬等。
“垂直品類O2O向線下導流的模型,很難拼過資源積累成熟的團購網站,一個美業O2O平臺的流量,可能僅僅相當于團購網站的1/10,甚至1/100。況且,積累流量本身就很燒錢,這是該模式**的天花板。”趙一稱。黃淵普則認為,河貍家作為明星品牌,它的戰略將引發行業關注,但該模式未必會成為全行業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