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節進入倒計時,雙11大戰是年前B2C 行業電商大戰的重頭戲。今年資本市場先后迎來了聚美、京東和阿里上市,這次雙11促銷意義更為重大,不僅影響京東、阿里市值波動,還將很大意義上決定即將上市的電商企業的吸金能力。全球化看上去很美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節進入倒計時,“雙11”大戰是年前B2C 行業電商大戰的重頭戲。今年資本市場先后迎來了聚美、京東和阿里上市,這次“雙11”促銷意義更為重大,不僅影響京東、阿里市值波動,還將很大意義上決定即將上市的電商企業的吸金能力。“全球化”看上去很美
今年“雙11”是阿里集團上市后,向全世界展現電商生態圈的舞臺之一。阿里首次明確提出“全球化”方向,“希望通過5到10年的時間,將"雙11"做成全球化的節日。”
“"國際牌"看似很美好,實則壓力不小。”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8日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商家將直面國際化挑戰,與外來品牌展開競爭,同時來自其他電商的壓力也不容小視。
莫岱青表示,全球地區差異、文化差異、消費習慣、消費需求、支付系統、物流系統都大相徑庭,將直接導致“雙11”期間商品供給存在誤差。另外,全球時差也將導致活動時間紊亂,影響“雙11”海外部分的交易成果和購物體驗。
不僅如此,還有來自其他電商的壓力。亞馬遜宣布“雙11”主打國際品牌、1號店上線 “1號海購”、蘇寧成立跨境電商項目組等。在“海淘”成為今年“雙11”主流電商的集中發力點時,阿里旗下天貓購物平臺能否異軍突起成疑。“阿里巴巴品牌"引進來"戰略大環境的更變,國內商家承受的壓力勢必大于往年"雙11"。”莫岱青表示。小商家很難賺錢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測,今年“雙11”當天,阿里系各平臺支付寶交易額有望超600億元人民幣。
“通過此次大促銷,天貓、京東、蘇寧、國美等電商從線上線下渠道、多入口、多維度進行實力較量,行業間競爭白熱化。”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分析師孫璐倩表示,隨著“雙11”戰績的公開,勢必將影響行業內各梯隊的分化、重組。“各大電商對"雙11"大戰市場份額的分食能力,也將刷新2014年電商行業資本市場格局。”孫璐倩說。
盡管阿里巴巴在其淘寶網和天貓購物平臺上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2014財年凈利潤達37億美元),但在構成其客戶主體的小商家中,很多都很難賺錢。
“雙11”可謂一年一度的盛宴,商家疲于準備。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降價促銷不用平臺出一分錢,所謂補貼××億元,也多是商家出錢,平臺更多是提供頻道位置和流量。降價促銷的背后必然是讓利,隨著商家大幅度讓利,“雙11”期間必然會有海量訂單涌入平臺之上。而巨量訂單帶來的是平臺短時間內獲得巨大資金,限于用戶確認收貨時間較長,巨額資金無法在短時間內發放到商家手中,無疑會給商家造成巨大壓力。
商家因為出貨而瘋狂墊資,進而帶來巨大資金鏈壓力,而平臺又榨取著沉淀資金,以獲取剩余價值,平臺獲利的同時商家有苦難言。“"雙11"電商平臺在大獲豐收的同時,要顧及商家利益,否則"雙11"也很難持續下去。”莫岱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