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商到金融,京東和阿里巴巴間的硝煙從未散去。昨天,京東小金庫推出一款收益7%的票據理財產品,并在國慶后力推校園白條業務吸引大學生。而阿里小微金服則將上線芝麻信用,且巧合的是,就在京東發布校園白條的同一天,阿里支付寶推出親密付功能。有分析指
從電商到金融,京東和阿里巴巴間的硝煙從未散去。昨天,京東“小金庫”推出一款收益7%的票據理財產品,并在國慶后力推“校園白條”業務吸引大學生。而阿里小微金服則將上線“芝麻信用”,且巧合的是,就在京東發布“校園白條”的同**,阿里支付寶推出“親密付”功能。有分析指出,阿里和京東的爭斗升級到了第二季,戰火從電商燒到了互聯網金融行業。
為了吸引年輕族群,京東“校園白條”面向北上廣共35所高校的學生。京東方面表示,學生可憑學生證、身份證及借記卡在京東金融APP上完成申請工作。其還傍上了蘋果,宣布使用白條搶購iPhone6不用預約。
而阿里則針鋒相對地推出了“親密付”,讓用戶可給予通訊錄中的另一位用戶每月固定額度用于淘寶消費。不久前天貓商城推出分期付款業務“分期購”。和京東白條類似,分期購的額度也是根據實名顧客的消費計算出來的。而依托余額寶,阿里承擔的風險非常小。業內人士認為,阿里此舉可進一步拓寬用戶數量,將用戶群體延伸到中老年人和青少年。
京東金融的數據顯示,“京東白條”上線半年,訂單數量增長了33%,月消費金額漲幅58%。但有分析指出,雖然已經上市,但和阿里良好的盈利模式相比,京東幾乎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如何通過消費金融實現彎道超車阿里,這是京東所要思考的。該文章由
石家莊網站建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