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宣布投資2.49億美元入股新加坡郵政,獲得后者10.35%的股份,雙方還將共建國際電商物流平臺,打造海外版菜鳥網絡。 與京東、蘇寧相比較,阿里巴巴的短板在物流板塊。自建物流或者通過入股投資現有企業取得物流絕對主動權,在中國目前環境下十分必
阿里巴巴近日宣布投資2.49億美元入股新加坡郵政,獲得后者10.35%的股份,雙方還將共建國際電商物流平臺,打造海外版菜鳥網絡。
與京東、蘇寧相比較,阿里巴巴的短板在物流板塊。自建物流或者通過入股投資現有企業取得物流**主動權,在中國目前環境下十分必要。此前,阿里巴巴一直依靠第三方物流,但就目前情況看,第三方物流的不確定性非常之大。筆者近日就領教了中國獨立第三方物流公司讓人瞠目結舌之差,也理解了為何京東和蘇寧不惜重金投資物流的原因和苦衷。
隨著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數據、金融三大主體業務越做越大,特別是在大數據和互聯網金融二者的促進或者說反作用下,電子商務平臺業務將會突飛猛進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得力、靠譜的物流業支撐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阿里***馬云已經深感物流短板的致命性缺陷,已經著手建立或者掌控物流業。去年5月,阿里巴巴聯合銀泰、復星、順豐等企業設立了菜鳥網絡。隨后,阿里又斥資22億元聯合海爾日日順物流發力大家電配送,但對五臟俱全的天貓淘寶等大平臺來說,這基本是杯水車薪。阿里巴巴發展至今,其版圖和視野已不再局限于中國內地,因此物流業的構建更應該著眼于全球。深度全球化、足跡遍布全世界,是阿里應有的眼界和目標。
從全世界來看,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很快,基本可以與美國比肩。而除了美國以外,包括歐洲、東南亞、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電子商務滯后于中國,南美洲和非洲更不用說。在這些地區電子商務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改革開放以來,包括留學、工作、移民等中國人已經遍布全球各地,特別是年輕人對淘寶天貓等網購業務已駕輕就熟。許多在海外的中國年輕人通過淘寶天貓等中國國內網購平臺進行購物,已經習以為常。先不論世界各個**的“原住民”,僅是華人就能夠讓中國國內電子商務在國際化中“吃到飽”。
從國際貿易上看,中國是消費品出口大國,出口形式已在悄然改變,通過網購出口比例在大大增加。互聯網新經濟帶來的中國出口形式的新變化,對傳統出口方式幾乎是顛覆性的。中國必須促進以互聯網新經濟為主導的新型出口形式快速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成為“絆腳石”的可能就是國際物流業的布局。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目前中國國際物流有兩大特點:一是奇貴無比,二是奇慢無比。這大大制約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國際化,進而制約中國出口方式轉變。
馬云現在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今年以來,他開始把眼光放在了構建國際物流體系上,并大踏步推動阿里巴巴的國際化。今年3月份,馬云密集到訪了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其中商談國際物流合作便是行程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如果這些都還是意向性的,那么投資入股新加波郵政就是貨真價實了實際行動。
新加坡郵政是東南亞地區較為領先的通信和電商物流提供商,擁有超過150年的歷史。在國際物流業發展很快,在東南亞市場份額很大。同時,由于新加坡經濟完全與西方接軌,新加坡郵政公司內部治理完善、法制化程度高。阿里入股這類公司受到的外部政治環境變化影響不大,同時以合資公司的形式推進國際電商物流平臺的建設,可向商家和消費者提供“端到端”的物流解決方案。阿里把重點放在“新馬泰”等東南亞地區,應該是具有較高價值的戰略性部位。在東南亞**,留學、工作、度假甚至居住的華人*多,文化趨同性高,中國電子商務大踏步滲透潛力巨大。筆者了解,東南亞**電子商務及國內物流業發展并不發達,有些幾乎處于空白。這恰好給了阿里巴巴滲透的機會。
此外,阿里大踏步國際化或者強力出走海外也給中國帶來些許思考。阿里巴巴計劃美國巨量上市,投資新加坡郵政等國際化投資力度越來越大。這么優質的公司,為何不能在中國上市,讓中國投資者分享阿里紅利呢?為何出走海外投資,中國為何沒有阿里值得投資的類似新加坡郵政的企業呢?
總之,阿里出走美國上市,遠赴新加坡投資,對中國的啟發和提醒是,一定要有加快經濟體制機制改革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