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廂推出微博支付,那邊入股滴滴打車 阿里騰訊火拼移動支付主戰場 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后最大的動作昨天終于在移動支付領域浮出水面新浪與支付寶宣布聯手推出微博支付,這意味著用戶可在新浪微博上簡單地完成閉環支付。 超級支付這招殺手锏的推出節點頗有些微妙
這廂推出微博支付,那邊入股滴滴打車 阿里騰訊火拼移動支付主戰場
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后**的動作昨天終于在移動支付領域浮出水面——新浪與支付寶宣布聯手推出“微博支付”,這意味著用戶可在新浪微博上簡單地完成閉環支付。
“超級支付”這招“殺手锏”的推出節點頗有些微妙,不禁讓人想到正在迅速崛起的微信支付。從去年年底開始,一場“支付寶VS微信支付”的移動支付大戰已經開打,互聯網兩大巨頭阿里與騰訊為爭搶用戶已徹底扯破了面皮。而本輪“跑馬圈地”之后,移動支付在O2O范疇的應用,或將出現一輪新的“開疆辟土”。
借微博閉環“跑馬圈人”
記者昨天嘗試使用新浪微博“超級支付”功能購買彩票:在新版手機端上選取彩票,進入支付環節后,會出現一個綁定支付寶賬號的界面,完成綁定后,支付寶內已有的銀行卡就可直接用于微博支付,用戶只需輸入6位數字密碼,十分便捷。新浪高級副總裁、微博事業部總經理王高飛告訴記者,整個支付過程中,支付寶始終是隱藏在后臺的,用戶也無需下載“支付寶錢包”就能使用。
對微博來說,這意味著社會化營銷的“**一公里”——支付閉環終于完成,將幫助消費者在微博平臺上完成交易。數據顯示,微博上已有超過40萬商家駐扎,此前,用戶在微博上購買商品或會員等服務時,在支付環節需要登錄支付寶、網銀或其他支付工具。
“超級支付”的背后,支付寶的用意十分明顯——圈占移動支付用戶資源。根據王高飛提供的數據,目前新浪微博的用戶數量超過5億,其中88%的用戶使用移動終端,在去年8月微博與淘寶賬戶互通后,已有48%的微博日活躍用戶和淘寶賬戶實現了對接,換句話說,仍有約2.2億用戶“流落在外”,如果能拾起這部分用戶,對于僅有1億用戶規模的“支付寶錢包”來說大有裨益。
“雙馬”拼殺移動支付
如果把目光放高一點,支付寶之所以選擇此時與新浪微博聯合推出“超級支付”,主要目的還是加緊布局,以對抗騰訊系的微信支付。
在PC端上,支付寶可謂城墻牢不可破;在移動端,根據《2013年微博用戶發展報告》的數據,支付寶的使用比例高達78.3%,“支付寶錢包”也有1億用戶,但威脅已在不遠處——微信支付裹挾著4億用戶虎視眈眈。根據一位內部人士的數據,目前微信支付的用戶已達3000萬,并以每天10萬-20萬的數字增長,如果支付寶不能有突破性創新,被騰訊迎頭趕上只是時間問題。
馬云、馬化騰對移動支付的拼殺已是針鋒相對。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昨天,騰訊同時宣布入股“滴滴打車”,后者擁有2200萬用戶,即時接入微信支付。也在昨天,業界瘋傳騰訊入股京東商城,微信支付成為京東移動端的“座上客”也并非不可能。而對于微信支付的“壓境”,阿里小微金服國內事業群總裁樊志銘的語氣里帶著提防:“別迷信微信,不是一個APP能完成所有的事,騰訊是個了不起的公司,但不是偉大的公司。”
移動支付將改變O2O
移動支付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正在形成下一個互聯網金融主戰場。央行發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僅去年第三季度**移動支付業務就達到4.98億筆,金額達2.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0.97%和490.2%。
“如果消費者仔細觀察,會發現大部分的移動支付場景都貫穿線上線下,如打車、團購、看電影等,隨著移動支付的日趨成熟,它將給O2O帶來突破性的進展。”中國電商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分析師錢海利指出,移動支付工具將整合多種交易和服務屬性,形成一個有效觸達用戶的服務平臺,完善用戶的生活服務場景,“對消費者來說,今后出門都不需要帶錢包了,一個手機足矣”。
據悉,目前支付寶移動端已支持商場購物、航旅機票、生活服務、理財、公益等眾多方面;微信支付的涉及面也觸及了餐飲、購物、打車等眾多領域,錢海利認為,無論“雙馬”在移動支付上如何廝殺,*終都將為消費者帶來一個強大的用戶虛擬生活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