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對互聯網多少有些偏愛,全天候、跨地域特點更是讓電商在夜經濟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8月27日,北商研究院聯合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19上半年互聯網夜經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這份數據報告從全國范圍、北京各區域以及業態、品類等不同緯度呈
夜經濟對互聯網多少有些偏愛,全天候、跨地域特點更是讓電商在夜經濟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8月27日,北商研究院聯合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19上半年互聯網夜經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這份數據報告從**范圍、北京各區域以及業態、品類等不同緯度呈現了互聯網夜經濟的全貌。可以說,如果燭光配紅酒代表著過往的夜經濟浪漫,網購配被窩兒便象征著新一代消費者對夜經濟的新式浪漫。
二線城市消費超一線 食品快消為深夜“寵兒”
城市奠定了夜經濟的基礎輪廓,徹夜不眠的霓虹燈往往是一座城市的繁華指標。而如今,城市的繁華隱藏在方寸大小的手機屏幕里,電商提供的實物交易、虛擬服務等讓眾多“新銳”城市成為了互聯網夜經濟的主角。報告指出,二線城市消費者夜間消費占比上達到24.23%,超一線城市3個百分點,顯示出強勁的消費熱情。
據京東到家數據顯示,夜間訂單量城市TOP3為上海、深圳、北京,而夜間訂單量同比增速城市TOP5則為深圳、惠州、上海、重慶、廣州。其中,重慶夜間單量同比增長110%,武漢增長70%,惠州增長130%,大量二三線夜間消費增速超過了老牌一線城市。
事實上,南方省份在夜經濟特別是線上經濟當中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京東大數據顯示,從晚6到早6點下單活躍指數來看,廣東、北京、江蘇在**排名靠前,而北方城市如黑龍江、吉林、遼寧的“夜貓子”較少。
對于夜晚消費者普遍購買商品的種類,食品飲料、服飾內衣、母嬰產品、家用電器和手機通訊排進前五名。據京東物流一小時達給出的數據顯示,晚上6點后,水果、冷藏/冷凍食品、休閑食品、海鮮等即食商品非常受人們歡迎。
此外,對于經濟越發達、越習慣于夜間消費的省份,生活必需品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包括食品、快消品和寵物。而對于一些正處于消費成長的城市來說,購買大件比例較高。“用戶在真正下單去購買大件,比如購買iPhone,給家里買電視的時候在夜間下單,需要跟家人商量瀏覽多個網頁慎重做決定,但輕快型消費者時間區分就不太明顯了。”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首席數據官劉暉對此解釋道。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因為熬夜而購買的補償類商品也占據了一定位置,包括**香薰、**精油等裝備,還有護肝片、褪黑素片等保健類品。
作為**消費力強勁的城市之一,北京可謂是互聯網夜經濟的中流砥柱。放眼熱鬧的北京,通州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方900多平方公里城區正醞釀新的消費活力,依然是互聯網夜經濟的“樣板間”。以電商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深情守望著夜歸人,電商企業孵化出的新業態挖掘供需張力讓通州越發熱鬧。
報告顯示,18時通州以占京東全站4.92%的數據拉開互聯網夜經濟大幕,占比小幅下降至4.63%后便開始迅猛抬升,訂單占比以4.94%、5.86%、6.63%的權重上升,直到23點達到夜間下單峰值為7.14%。過了凌晨,通州的“互聯網熱情”處于恒溫狀態,凌晨2點至6點這一期間,訂單占比在1%這一水平線上浮動。
通州消費者產生的所有訂單,闡釋了“民以食為天”的含義。休閑食品、糧油調味、飲料沖調是銷量前三的熱銷品類。此外,通州消費者還不忘“人靠衣裝馬靠鞍”這句話,男裝、女裝的銷量緊隨其后。
北京有16個區,就有16種夜間購物的方式。遠郊縣的消費者出手闊綽,東西城的消費者精打細算,但大家都習慣在21點到23點期間塞滿購物車。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住在郊區的消費者往往消費欲望越強,其中懷柔區、密云區、延慶區夜間人均消費金額為800元到1000元,屬于**水平。人頭攢動的朝陽區和海淀區雖然下單占比位于前列,人均消費金額則在400元至500元的水平。
當然,購物車里也藏著大千世界。從商圈來看,三里屯的消費者有著超續航能力,即使凌晨2點依舊是*活躍的群體。晚上6點到凌晨6點,國貿商圈的消費者往往共享了眾多大額度訂單,人均消費額可達486元,遠超三里屯、五棵松等商圈。而五棵松網羅了半個北京城的“夜貓子”,晚上11點到凌晨3點下單用戶占比高達53.74%;國貿和三里屯分別占28.76%和17.24%。從性別比例來看,大柵欄男性消費者占比**,達到近55%。
夜經濟不只談吃喝 更需整合公共資源
地域總是有限的,而互聯網則沒有時間、地域乃至空間的限制。基于此,如何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將資源整合起來,是發展互聯網夜經濟需要思考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認為,夜經濟不僅僅只是吃喝的內容,它應該是公共資源如何整合利用。“比如大學的空置的球場,能不能在保證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大數據的管理,在夜晚為居民開放?比如在稅收方面,能不能為一些晚上11點以后營業的商店減輕增值稅?比如對于夜間娛樂,社區能否提供這樣具有互動性、高質量的服務滿足居民的就近需求?”在李勇堅眼中,互聯網夜經濟的發展是一整套包括吃、行、娛樂的文化消費。
石家莊網站建設消息,李勇堅認為發展夜經濟需要達到四個“全部”要求,包括全部人群、全部季節、全部業態和全部地域。其中,夜經濟不只局限于年輕人,老年人、中年人等群體的消費需求也應該考慮。而在冬天溫度低的季節,也需要進行一些合理規劃來提高人們的夜間消費欲望。其次,除了吃喝玩等內容,運動健身等不同的業態同樣需要發展。同時,夜經濟的繁榮不應該只局限于商圈,而是要基于大數據的統計和反饋,在城市中進行選點建設,才能更加持久地發展夜經濟。
因此,對于京東等互聯網企業,李勇堅認為政府可以與之合作。“因為他們掌握著消費者們**的畫像,了解他們的消費習慣。根據這些數據,政府就能清楚,比如在一個社區,人們的消費情況是什么樣的,有哪些夜生活,有了夜生活才會有夜經濟。